必须将其地下部分全部清除,以防后患。 8. 整形与修剪
8.1. 整形:自然式与人工式。
8.2. 修剪:摘心、抹芽、支柱、去残、折梢、曲枝、去蕾、修枝等 9. 防寒降温
9.1. 防寒越冬:覆盖法、灌水法、培土法、熏烟法、浅耕法、包扎法等。 9.2. 降温越夏:喷水法、遮荫法、草帘覆盖法等。
第二节 温室花卉的栽培与管理
一、培养土的配制
1. 常见温室用土的种类:
堆肥土:pH6.5-7.4;腐叶土:pH4.6-5.2;草皮土:pH6.5-8.0;针叶土:pH3.5-4.0;沼泽土:pH3.5-4.0;泥炭土:褐泥炭pH6.0-6.5;黑泥炭:pH6.5-7.4;沙土:中性至微碱性 2. 培养土的配制
育苗床播种用土:腐叶土:园田土:河砂=5:3:2 假植期用土:腐叶土:园田土:河砂=4:4:2 定植用土:腐叶土:园田土:河砂=4:5:1
木本花卉扦插用土:腐叶土:园田土:河砂=4:4:2 二、盆栽花卉的方法 1. 上盆
1.1. 步骤:垫瓦片→填土 →植苗 →再填土镇压 →浇水 1.2. 注意事项:
? 栽植小苗时要使其根部充分展开。
? 二次填土时要注意盆土与盆边缘保留3-5cm的距离,方便日后浇水施肥。
2. 换盆
2.1. 换大盆:扩大根系营养面积。 2.2. 换新土:修整根系,调整营养。
2.3. 换盆频率:宿根花卉1年1次;木本类花卉一般2-3年1次。
2.4. 换盆时间:大多选择在春季换盆。宿根和木本类花卉在秋季植株停止生长后进行,或选择在春季开始生长前进行。 3. 转盆
作用:防止植物偏向一方生长,使株形匀称。防止植株根系自排水孔钻入土中。 4. 倒盆
作用:增大盆间距离,改善通风透光性能。调节植物生长,保证花卉生长均匀。 通常倒盆与转盆同时进行,调整植物生长。 5. 松盆土
作用:疏松板结的土壤,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同时可以清除盆表面的杂草。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肥料的吸收。 6. 施肥
6.1. 肥料种类:
– 有机肥:饼肥、厩肥、油渣、米糠、鸡粪、动物蹄片、羊角等。 – 无机肥: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磷酸二氢钾等。 6.2. 施肥注意事项:
(1)施肥应考虑植物种类、观赏目的、花卉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肥料的需求灵活制定。 (2)尽量避免长期单一施用一种肥料,应多种混合使用,避免植物发生缺素症。 (3)施用的有机肥应充分腐熟。
(4)掌握―少食多餐原则‖,肥料与培养土的比例不要超过1:4 。 (5)无机肥料的酸碱度和EC值要符合花卉的生长需求。 7. 浇水
依据花卉种类以及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确定浇水次数、浇水时间和浇水量。 不同的栽培容器和培养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浇水时应给予考虑。 浇水时间夏季以清晨和傍晚为宜,冬季则以上午10点以后为宜。 浇水应掌握―间干间湿,不干不浇‖的原则。 三、盆花在温室中的摆放 盆花在温室中摆放原则:
(1)盆花的摆放位置取决于其对光照、温度、湿度和通风等环境因子的要求。
(2)花卉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3)实际生产中应尽量提高温室的利用率。 (4)温室中距离屋顶越远,光照强度随之减弱。 (5)植物之间不互相遮光。
(6)距离温室边缘处温度变化较大,温室中部比较稳定;近热源处温度高,近门处温度变化大。
(7)充分利用温室的立体空间,养植尽可能多的植物,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第三节 花卉的无土栽培
一、花卉无土栽培的定义:
凡是利用其它物质代替土壤为观赏植物根系提供生长环境来栽培花卉的方法称之为花卉的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 二、花卉无土栽培的特点:
1. 优点:花径增大,产量高。省水,节约养分。清洁卫生,病虫害少。不会出现杂草。不受土壤质地限制。
2. 缺点:技术含量高,对人员及设备的要求严格。投资大。 三、无土栽培的方法
1. 水培:将花卉的根系悬浮在有营养液的栽培容器中,营养液不断循环流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水培的方式有营养液膜技术(NFT)、 深液流栽培(DFT)、 动态浮根法(DRF)、 浮板毛管水培法(FCH)、 基质水培法、 雾培等。 2. 基质栽培:
包含两个系统:基质-营养液系统、基质-固态肥系统
2.1. 基质-营养液系统:在一定形状的容器中,以基质固定花卉的根系,依据花卉对营养的需求定期浇灌营养液,从而使花卉得以生长发育的栽培方法。
2.2. 基质-固态肥系统:栽培上不用营养液,而用固态肥,用清水直接灌溉。 四、无土栽培基质 1. 基质选用标准:
? 要有良好的物理性状,结构与通气性能良好。 ? 要有较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 ? 价格低廉,容易取得;配制简单。 ? 无杂质、无病虫菌、无异味和臭味。
? 有良好的化学性状,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和适宜的EC值,从而保证植物正常生长。
2. 常用栽培基质:
? 无机基质:如沙、石砾、蛭石、珍珠岩、岩棉、陶粒、泡沫塑料颗粒等。 ? 有机基质:如泥炭、树皮、木屑、椰壳、苔藓等。
第六章 花卉的花期调控
花期控制是指采用人为措施,使观赏植物提前或延后开花的技术措施,一般应用于花卉的周年栽培生产供应市场。 一、花期控制的意义:
1. 通过花期控制可以使观赏植物的花期提前或延后,从而实现花卉的周年供应。 2. 缩短花卉的生产周期,增加有限土地的利用率。 3. 根据市场行情调节花期,实现最大收益率。 二、花期控制的技术依据: 1. 观赏植物特有的生长发育规律。 2. 采用各种有效栽培措施。
3. 环境因子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4. 在最适宜的环境下栽培观赏植物。 5. 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来调节花期。 6. 选择适宜的栽培品种。 7. 通过日常田间管理调控花期。 三、花期调控的技术途径: 1. 控制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
2. 调节土壤水分、养分等栽培环境条件。 3. 对植物实施必要的栽培措施。 4. 施用生长调节剂。 (一)田间栽培管理措施: ? 调节种苗的种植时间。
? 采用摘心、除芽、修剪等技术措施。 ? 通过肥水管理调节花期。 (二)温度处理:
主要是通过温度打破植物休眠、诱导花芽形成、花茎的伸长等来调节花期 ? 越冬休眠的球根花卉:重要通过低温来调控花期。
? 越夏休眠的球根花卉:主要通过控制夏季休眠后转入冷凉时间的迟早以及低温期冷藏持续时间的长短调控花期。
? 越冬休眠的宿根花卉:主要通过低温打破植物休眠。 ? 越冬休眠的木本花卉:主要通过低温打破植物休眠。 ? 草花:主要是二年生花卉,也是通过低温来打破植物的休眠。 (三)光照处理:
? 长日照处理
? 短日照处理
(四)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主要是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等物质抑制或加快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论
第七章 花卉生产的经营与管理
(2学时)
教 案
一、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对花卉苗木的生产与经营管理有一定的认识。
二、主要讲解内容
第一节 花圃的种类、设置与区划 第二节 花卉的生产与经营 第三节 花圃的管理 第四节 花卉产品的检疫
三、讲授重点
一般花卉苗木的生产管理方法。
四、教学难点
花卉苗木的生产与管理要求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加深理解。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老师实际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
六、参考书
1. 树木学,陈有民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2. 花卉学,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 花卉学,包满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讲 稿
第七章 花卉生产的经营与管理
主要任务:以最佳组合的人力、物力、财力,在花卉生产、应用、销售等方面发挥最
大作用,最终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标准: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现代化。
第一节 花圃的种类、设置与区划
一、花圃的种类:按照经营性质分为
? 生产性花圃 ? 服务性花圃
二、花圃地点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