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统计报表。
20、每月5号前各部门机管员负责上报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准确率应达到95%以上。
21、下月初5号前推荐上季度红旗机械。
22、维修费用率报表每月10号前报上月维修费用。
23、建立机械设备固定资产台帐,及时正确反映各类机械设备数量、价值的变化,掌握其技术状况,每半年清点一次,年终盘点核对统计,做到帐、卡、物三相符。
24、建立、健全低值易耗台帐,做到准确、清楚、完全。 25、通过统计报表的分析,找出规律,指导设备管理工作。
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能,促使租赁业务的开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总结和完善原有规定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 1、公司租赁机械设备由设备供应站代管,其租赁机械管理工作应在设备部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再由设备供应站负责实施。
2、设备供应站应做好租赁机械的一、二、三、四级保养工作。 3、一级保养中的检润滑周期为。注润滑剂、清洗,更换滤清器。 4、二级保养中的除执行一级保养项目外,可对部分总成进行解体检查,并可酌情更换零部件,对机身进行必要的防腐作业。
5、为积累经验与资料,设备供应站对租赁机械应以同类型机械设备核算与单机核算二种方式,并做好收支的详细台帐。
6、租赁机械设备的租用手续和现场管理工作,由分公司、项目部各设备员负责。
7、机械设备均以租赁方式向各项目部提供,同时满足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对外租赁业务,以充分发挥设备效能。
8、各工程处根据自己的施工需要,在月度生产会议上提出机械需用计划,并填写申请单交设备部,经设备部平衡协调后,按期提供机械。 9、大型设备对外出租由承租单位凭介绍信等与设备供应站联系,双方明确设备名称、工作条件、租用起止时间、租金标准。结算方式及经济责任等,并签证机械设备出租合同,但此合同必须由公司设备部签证盖章方为生效,方可提取或转运机械设备。
10、承租单位如需续租或提前退租时,应提前书面通知出租单位,须经同意后方可办理续租或退租手续,否则出租单位有权按原合同执行,将
设备转租或继续计租,未经出租单位同意,继续使用的加收50%的无合同使用费。
11、承租单位应按规定为机械使用创造条件,如机械进(退)场道路工作中所需电源、水源、基础和椰盖等。
12、承租单位应对租赁设备负责做好保管、消防、安全工作,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交底。对进场后设备发生零部件、附件被偷窃造成的损失,应由承租单位赔偿。
13、出租单位应提前向承租单位提出机械设备进场及使用的必要条件,并按合同提供完好的机械设备。
14、出租机械分随机带人及不带人二种,对不带机械操作工的机械,承租单位应指派持有该机操作证的技工严格遵守该机操作规程,承租单位应做好安全工作,做到“定人定机”,操作人员除操作设备外,应负责设备的例行保养及保养设备所需润滑油及油脂,并做好设备原始记录 台帐。 15、机械设备归还时,机械应保持完好状态,并按租用时交接清单逐项点交,发生缺少应予赔偿,对于使用不当和保养不妥造成的清理人工,不正常磨损等所发生的修理费用应由承租单位承担。
16、出租单位应提供优质服务,随机操作人员应树立为前方生产施工服务的思想,服从指挥,遵守现场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操作,主动配合项目部组完成任务。
17、对大型设备由出租单位负责现场机械的故障排除和应急处理(如当天难以完成并可能影响施工进度的,则要及时更换机械或采取其它应急、补救措施)承租单位同时应主动并积极配合,对于失保或造成的不正常修理费用由承租单位承担。
18、机械内部租金标准以新颁发的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为测算依据,并结合本公司机械费用使用的具体情况进行制订。
19、对外租赁的租金依据应在内部定额的基础上加收企管费、平均利润、保险金和代收税金,费率为25%,并可根据租用时间的长短和机型进行适当的浮动。
20、内部月收费天数按台班定额标准结算执行,随机带人设备另收取加班台班费,由承租单位签证结算。
21、对外租赁设备从离开出租单位之日起至退场归还之日时为止,按日历台日数计算,个别设备及随机带人设备另行计收加班台班费。
22、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出租单位未能按时提供合同所规定的设备,拖延时间按租金的百分之一向承租单位交纳罚金。
23、由于出租单位的原因造成机械停修三天以上,而又不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影响施工的,除不计租金外,出租单位还应向承租单位交纳与租金相同的罚金。
24、由于承租单位没有提供必要条件,致使机械设备不能安全进场或进场后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的,承租单位仍按合同支付租金。
25、随机操作人员违反劳动纪律,不服从现场正确指挥,承租单位应及时向出租单位反映,由出租单位根据情况轻重认真处理。
26、不随机带人的设备被评为红旗设备的,月度租金可向下浮,对被评为“爱机标兵”的机操工,可给予一定的鼓励。
27、租赁双方在执行合同中发生纠纷,公司内部应互相协商,交公司主管部门调解、仲裁。对外签定的租赁合同在双方协商或各级部门调解无效时,任何一方可向当地司法机关提出诉讼。
二、机械设备管理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