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
系统性原则: 科技工业园既要强化区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也要追求个体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因此,这就需要保证整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在规划布局、运行管理和工艺流程上,形成协作互补、快捷顺畅的有机整体。
突出特色原则: 当今工业园区遍地开花,蓬勃发展,竞争激烈,张家界科技工业园要利用本地资源和发展优势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战略发展先机,要有自己的区域特色、优势特色,竞争特色。
节约用地原则: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规划区内的每一寸土地,科学合理地布臵规划区内产业用地,优化配臵公共设施用地,使规划区用地布局科学、功能明确,设施完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加大土地投资强度,提高土地开发效益,确保科学合理的土地投入产出率。
可操作性原则: 注意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结合科技工业园实际,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规划具有指导和控制作用。要强化刚性与弹性结合,对重大基础设施等提出刚性规定,对局部开发和建设提出引导,在功能分区明确的基础上留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用地及各功能分区之间的相容性,既能满足开发中的阶段性要求,也要为未来的发展留有适宜的空间。
2.2 经济社会现状
1、行政区划
永定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东经110°04′至110°56′、北纬28°52′至29°25′之间,属武陵山脉腹地,是张家界市府所在地,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素有“仙境张家界,魅力永定区”之称。东临慈利、桃源,
6
西抵永顺,南接沅陵,北与桑植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陵源接壤。辖9镇12乡6街道,区内常住人口44.6万,其中土家族、白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人口共计36.3万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林、牧、副、渔业发展。
撤县设区以来,永定人打开山门、敞开胸怀,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基本实现了把永定区建设成为张家界旅游核心服务区的目标。2009年,全区各景区景点直接接待国内外游客51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5.3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6亿元,分别是1988年建区之初的20.74倍和13.21倍,年均增长12.6%和15.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1988年的50.8︰18.8︰30.4调整为10︰20. 8︰69.2。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55元,“十五”以来年均增长6.4%和9.89%。全区城镇化率“十五”以来每年提高2.67个百分点以上,达到了48.93%。
永定区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深入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日益紧密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兴区、工业强区、三产富区战略,突出产业快速发展、城市提质扩容,构建海内外朋友旅游、休闲、投资、创业的乐园,努力实现综合实力领跑张家界,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加快富民强区步伐是永定区发展的奋斗目标。
2、资源物产
永定区地形独特,物阜民丰。农产品有稻谷、七星椒、黄豆、菜油、茶叶、苎麻、木材、中药材、湘西黄牛、水果等。
矿产资源:永定区的地层复杂多样,所以矿产资源也丰富,有铁、煤、磷、镍、钼、重晶石、石煤、石灰石、大理石等30余种,特别是盛产的石灰石为当地建筑业提供有利的条件。
林业资源:有宜林荒山23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5%,活立
7
木蓄积量达3.01万立方米。木本植物共110科351属1049种,有珙桐、水杉、银杏等珍稀树种20多种。
水利资源:极为丰富,澧水干流水能蕴藏量22万千瓦。矿产资源储量较好,其中铁矿储量达 2324 万吨。有富含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温泉3处,日出水量5000吨。
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现有国家森林公园“武陵之魂”天门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百里画廊”茅岩河及“人间仙境”仙人溪、龙凤湖等。
3、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永定区东邻慈利、桃源两县,南接沅陵,西抵永顺,北与桑植、武陵源区接壤,全区总面积2172平方公里。 20年来人工造林.5万亩,有活立木蓄积量3.0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5%。全区农村小康建设步伐明显回忆:全区366个村(居)委会,目前已有110个村迈入小康村行列,有205个村基本达到小康村标准;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8.4万人减1.24万人。
全区现有乡镇企业16901家,全区共有乡及乡以上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06家2000年全区工业总产值.85亿元,较上年增长14.3%。全区共有商业法人单位58家,200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点总额达到8.15亿元。进年来全区还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公路、市场等都得到全面建设。全区内文化事业也发展顺猛,各类学校达325所,拥有文化馆、图书馆、戏剧团、文物管理所等多家文化机构,各类专业人才达5000人。 永定, 这个昔日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如今作为张家界市的窗口,正在焕发着勃勃生机。
2.3 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了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五篇即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8
强调了要“健全市场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健全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开展多种形势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现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永定区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总体形势是好的,这是经济发展的主流和最基本的方面。在充分肯定我区国民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的同时,我们决不能回避矛盾和问题。
一是干旱影响严重,种植业损失大。今年以来天公不作美,首先是3-5月份的连续低温多雨天气,致使油菜籽扬花饱籽受影响,无法及时抢收,油菜籽损失近2000吨。进入六月天,持续几个月的高温干旱,致使部分田地绝收,玉米、稻谷、大豆等大宗粮食作物严重受损,全面减产达3成。
二是消费需求受到抑制,农村市场尚待开拓。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只有19637万元,只占全区消费品零售额的20.6%,增长速度只有8.4%,低于城市消费增速6.4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市场亟待开拓。造成农村消费不旺的主要原因:一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购买力相对较低;二是消费习惯限制农村消费,保守性消费和预后性消费导致农村市场启而不动,潜力大而开拓难;三是农资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拉大。今年来随着能源价格的一涨再涨,辐射的各种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种子、农药、化肥价格涨幅超过15%。据百户抽样调查显示,1-9月农民在农业生产费用上开支人均223.1元,同比增加107.48元,增幅达93.8%。
三是物价涨幅较大,生产生活已受影响。主要表现原材料、燃料、
9
动力方面购进价格的涨幅大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涨幅,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和效益。9月份,全区原材料价格指数108.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103.1,企业盈利空间明显缩小,一些企业因此陷入困难。另一方面,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大,农民种粮收益面临挑战。
全年经济走势的基本判断 从国家宏观政策来看:
国家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目的是要使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该冷的冷,该热的热,减少经济增长的依赖性,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这是我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
从经济运行态势看:
经济运行有它的客观规律,即巨大的惯性。我区经济承接去年下半年快速增长的态势,随着中央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投资的强劲支撑,四季度经济运行将会趋向平稳,完成年初提出的增长目标是完全有把握的。
从三次产业发展看:
第一产业:种植业受干旱影响,损失较大,林业产值保持平稳增长,牧业形势喜人,渔业完成年初计划,农林牧渔服务业增长空间较大。预计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87亿元,同比增长4.1%。
第二产业:一是民营企业占主导地位,生产形势良好。环宇锅炉、福利板厂、宏富食品和军声画院等企业产值大幅增长。二是科技工业园增长平台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已有入园企业15家,完成投资3.1亿元,开工投产企业5家。三是旅游商品生产快速增长。全区旅游商品企业由去年78家发展到92家,实现产值2.6万元。四是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加快,发展后劲增强。累计完成更新改造投资1229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