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班组工作标准编制3月10日(3)

2019-04-23 10:39

4.4.2.3 茶杯、私人用品、雨具、衣物等定位摆放。消耗品(如抹布、手套、扫把等)定位摆放,定量管理。

4.4.2.4 清扫用品。长柄者如扫把、拖把等,可用挂式。畚斗、垃圾桶等,可用地上定位。水管之类者,最好用收卷式,较易保管。必要时加隔屏、帘布遮住,以求美观。

4.4.2.5 资料、文件、记录定位放置。要放在作业场所最易拿取或翻阅的位置。 4.4.2.6 润滑油、清洁剂、手推车等定位放置。

4.4.2.7 物品放置场所(原材料、备品配件、废旧物资)。物品堆高应避免超过若干米,超过的叠放或摆上料架,应放于易取用的墙边。材料应放置于不变质、不变形的场所。油、稀释剂、油布等易燃物品不能放于有火花的场所,定位摆放,尽可能隔离。 危险物、有机物等,应在特定场所保管。偶尔无法避免将物品放于定位线外时,可竖起“暂放”牌。

4.4.2.8 通道、走道保持畅通,通道内不得摆放或有任何物品(电线、手推车等)。 4.4.3 定置化管理的标识

4.4.3.1 作业场所予以划分,并加注场所名称。各种划线参考以下尺寸: 地面线宽。

① 线宽:4cm~10cm。

仓库主通道线宽:10cm ;区域分界线宽:8cm; 分厂主通道线宽:10cm ;区域分界线宽:8cm; 辅助(消防区等)线宽:6cm; 零件仓库线宽:6cm; 小房间线宽:4cm或6cm。 ② 单人行道:100cm。

③ 单车道:最大车宽+80cm。 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④ 双车道:最大车宽+100cm。 4.4.3.2 搬运工具、清洁工具的定位标识。 (四角定位线,线宽:3~6cm 线长:6~12cm)

搬运车 - 11 -

4.4.3.3 工具架、生产工具、通道的定位标识。

视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油漆、地板砖、栅栏划分区域,用实线、虚线或四角定位。 定位颜色区分:① 黄色(实线):一般通道线,固定台架等定位线。

② 黄色(虚线):移动台车、工具车等停放定位线。

③ 绿色:固定永久的设置、安全通道。 ④ 红色:废品区域的标示/区画线。

⑤ 红色斑马线:警告、不得放置、不得进入—— 一般指配电装置、消

防栓处,升降梯下等处。

4.4.3.4 标识牌。

A.工具架等标识牌之一(参考尺寸:15cm×10cm),如图所示。

X X分厂 检修一班 ——工具架—— (责任人: )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五金 工具类

B.工具柜标识牌(贴在柜门左上角或右上角,区域内统一),如图所示。

X X分厂· 1#工具柜 责任人: 类别: 1) 4) 2) 5) 3) 6) C.备品/物件定点(定量)标识牌,如图所示。

- 12 -

D.设备状态标识牌分运行、检修、安装、备用。

以上规定可根据各分厂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但应保证本分厂范围内相对统一。

4.5 推行清洁生产

4.5.1 公司积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节能降耗,班组要加强所辖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确保达到设计能力,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并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生产岗位严禁开长明灯、长流水。

4.5.2 设备管理要执行“无泄漏”相关规定。

4.5.3 班组值班室、休息室做到“五净”(门窗、桌椅、文件柜、地面、墙壁干净),所辖生产区域现场管理无卫生死角,无积尘、积水、积油,痰迹、杂物,设备、仪器、工器具、材料等保持清洁的状态,异常设备得到及时修理并恢复正常,安全防护设施符合要求。

品名: 规格: 备注:

5 班组设备管理标准

5.1 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5.1.1 设备维护保养实行岗位责任制,谁使用谁维护保养。

5.1.2 班组定期做好设备保养和清洁工作,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对设备缺陷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和监视,采取必要措施消除设备缺陷,防止缺陷扩大,防范因缺陷导致的设备事故。事故隐患的整改记录在 “生产岗位泄漏点、故障、隐患整改记录表”上。 5.1.3 操作人员须懂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保养技术,做到“四懂”、“四会”。

四懂:懂设备结构、懂设备性能、懂设备原理、懂设备用途。 四会: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5.2 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5.2.1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 做到“五定”(定点、定人、定质、定量、定时)“三

过滤”(领油大桶到固定储油箱、油箱到油壶、油壶到润滑部位)。

- 13 -

5.2.2 及时检查各润滑点的油质、油位、油温,并作加油、换油,必要时作倒机处理。 5.2.3 检修班组建立《设备润滑台帐》,工艺班组按岗位建立《设备润滑台帐》,质检中心、选煤分厂工艺班组不建立此台帐。

5.3 科学检修管理

5.3.1 坚持“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在全面准确掌握设备状况的基础上,实施状态跟踪,做到预防维修和寻机维修。班组要严格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设备检修质量。

5.3.2 设备检修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三无”(无油迹、无水、无灰)、“三齐”(拆下零部件摆放整齐、检修机具摆放整齐、材料备品堆放整齐)、“三不乱” (电线不乱拉、部件不乱放、杂物不乱丢)。

5.3.3 班长要对检修任务、检修准备、检修工艺和工序、检修过程、质量管理、修改调整、设备试运、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对不符合规程要求的情况和违规操作,及时制止和纠正。检修工作结束后,应组织检修班组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检修质量,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检修技术和管理水平。

6 班组巡检标准

6.1 班组长要组织班组员工进行班前、班中和交班巡回检查。

6.2 班组员工要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时间、路线和要求进行巡回检查,巡检内容应表格化,细致化,充分函盖工艺或设备安全、正常生产的条件。在生产工艺、设备和天气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要加强巡检,及时发现、正确记录、快速传递、及时消除设备缺陷。

6.3 班前检查可结合交班检查进行,对生产工艺、设备、安全、环保设施、安全装置、工器具、危险源点、现场环境仔细检查,有问题要汇报清楚并记录好。

6.4 班中检查要对工艺或设备动态、危险源点、人员状况等进行检查,重点是安全装置完好情况及设备是否正常,各在线仪表指示的温度、压力和流量是否正常。 6.5 班组所辖区域应根据具体情况,本着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和便于工作的原则,划分责任到每个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6.6 各岗位在班前要对所管区域、所用设备、使用工具等进行检查确认,包机(车) 人要对所包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确认。

6.7 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经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

- 14 -

6.8 班组长或安全员要认真检查各岗位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对查出问题及时整改、记录,不能及时整改的,必须采取有效的临时安全防护措施并上报调度。 6.9 对安全巡回检查过程中发现的泄漏点、故障、隐患等问题,在检查结束时及时按要求填入“生产岗位泄漏点、故障、隐患整改记录表”。

7 班组安全环保活动标准

7.1 每月月底班组需计划下月“班组(岗位)安全活动、培训计划”,报挂靠领导审批,并按计划开展活动。

7.2 班组每月必须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安全环保活动。开展安全环保活动前,班组安全员要提前通知单位安全员和管理人员参加。单位挂靠领导和挂靠管理人员,挂靠两个以下班组(含两个),每月至少参加两次挂靠班组安全环保活动;挂靠两个以上班组的,每月至少参加一次挂靠班组安全环保活动;挂靠人员并应在参加人员一栏签字。 7.3 班组要组织员工将岗位危险源按要求识别出,并制定详实可行的控制措施。 7.4 每次安全活动要做到: 7.4.1 内容丰富:

a) 总结班组安全环保工作,对班组各岗位危险源及控制措施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熟悉,对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条件、工器具性能、人员精神状态等潜在因素进行分析、排查,使安全状况做到可控、在控,研究布置班组下一步的安全工作; b) 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c) 学习有关安全生产文件、安全技术规程、规章制度、安全通报、分析学习事故案例,总结安全工作和经验,开展安全教育和考试。

d) 适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的技能训练,举行反事故演习,掌握处理各种故障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e) 适时组织消防救护演习和训练; f) 开展隐患排查,反“三违”活动; g) 其他安全活动。

7.4.2 人员齐全:班组员工应人人参加安全环保活动,缺席人员要由安全员或班组长及时补课,对无故不参加活动的人员要严格考核。 7.4.3 时间充足: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7.4.4 记录详实: 每次安全环保活动,记录在《班组基础管理台帐》的“班组会议、安全环保活动记录(表六)”上,参加人员必须在记录上签名。分厂(车间)管理人员

- 15 -


2011年 班组工作标准编制3月10日(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七年级(上)字词文常知识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