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
2、简述依法治国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3、简述公正执法与司法公正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论述题:如何维护宪法权威,保障宪法实施?
六、案例分析题
案情:
上一世纪70年代末,北方某省A市的赵志强凭自己的技术能力,带领20多名知识青年创办了卫健药厂。该厂属赵志强个人兴办,建厂批准程序佥生产运转正常。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厂多次变更主管挂靠关系,经历了好几个“婆婆”。1997年,党的十五大以后,厂长赵志强向主管部门提出对工厂的产权进行界定。该厂工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罢免了赵志强的厂长职务,发生了当地著名的“争夺工厂事件”。被罢免的厂长赵志强四处奔走,到处喊冤。不久,该市香坊区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由,于1998年6月将赵志强拘审,产权界定从此搁浅。界定不了产权,就界定不了药厂财产权的性质,也就无法确定赵志强是否贪污。赵志强被拘押100天后取保候审。1999年8月,74岁的赵志强因病去世。临终时,他的取保候审也未解除。据了解,某法院人认为:此案不归法院审理,应当由资产管理部门处理。
问:此案引发宪法中什么问题,你认为应当怎样处理或解释?
第三章 中国行政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以行政机关是否具有自由裁量权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自由裁量行政行为和()。
A、抽象行政行为 B、内部行政行为 C、作为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
2、行政处罚法规定,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处罚机关可以()。
A、自己执行 B、自己执行,但应当由上级机关批准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3、行政复议法规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的一般期限为()天。
A、15 B、10 C、30 D、60
4、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主体处于相对应的一方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称为()。
A、行政人 B、行政相对人 C、行政主体 D、行政客体
5、强制执行机关请人代替法定义务人发行义务,再由法定义务人负担费用的执行方法称为()。
A、代履行 B、代执行 C、直接强制 D、即时强制
6、治安处罚条例规定,警告、()元以下罚款,可由公安派出所裁决。
A、50 B、100 C、200 D、500
7、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实体行政行为和程序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和外部行政行为
D、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8、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违法行为在()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1 B、2 C、3 D、4
9、行政机关应当在宣告行政处罚决定书后将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A、5 B、7 C、10 D、15
10、公民陈某被公安机关错误拘留,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特向张律师咨询。下列有关行政诉讼的咨询意见中,不正确的是()。
A、行政诉讼中对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举证责任应由被告承担
B、对行政诉讼中涉及的所有问题,不得适用调解
C、行政诉讼中不得适用调解原则是行政诉讼在程序上区别于民事诉讼的一个显著标志
D、行政诉讼的法定撤消方式有自愿申请撤诉和视为撤诉两种
11、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行政诉讼。()
A、不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案件
B、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或者许可证和执照,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者不予答复的行政案件
C、认为行政机关侵犯法律规定的经营自主权的行政行为
D、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服行政机关的奖惩、任免等决定的行政案件
12、国家征收教育附加费的行为属于()。
A、行政许可 B、行政奖励 C、行政征收 D、行政处罚
13、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原告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个月提出,但法律规定的除外。
A、2 B、3 C、6 D、12
14、国家赔偿法规定,国家机关造成公民身体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以及赔偿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减少的收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半年度职工的日平均工资计算,最高额为国家上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倍。
A、2 B、5 C、10 D、15
15、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个月内给予赔偿。
A、1 B、2 C、3 D、6
16、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限不计算在内。
A、1 B、2 C、3 D、4
17、行政诉讼不同于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证据种类有:()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现场笔录
18、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
A、调解 B、民族语言文字 C、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19、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可以参照的()规范性文件依据认为不一致的,可以由最高人民法院送国务院解释或裁决。
A、 地方规章之间 B、中央部委规章之间
C、地方规章之间与中央部委规章之间 D、地方性法规之间
20、经复议的行政案件,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可能成为被告的是()。
A、原行政机关是被告 B、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C、原行政机关与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 D、改变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是被告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属于诉讼参加人()。
A、原告和被告 B、第三人C、诉讼代理人 D、证人 E、鉴定人
2、行政处罚主要种类可分为()。
A、警告 B、罚款 C、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 D、责令停产停业E、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F、行政拘留
3、就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而言,其效力表现为具体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具有()。
A、公定力 B、确定力 C、拘束力 D、执行力
4、在我国,行政职务产生的主要方式()。
A、选任 B、委任 C、调任 D、聘任
5、行政诉讼二审判决的情形有()。
A、维持原判 B、改判判决 C、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D、撤消判决
6、在行政强制中,直接强制可分为()。
A、代执行 B、执行罚 C、人身强制 D、行为强制E、财产强制
三、判断题
1、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法律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