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目录
3.树立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14 (三)创新营销观念,改变销售方式来加强对销售费用的管理 ......... 14
1.简化销售费用处理的程序.................................... 14 2.建立严格的销售费用审批制度................................ 14 3.实行公私资材未相分离的制度................................ 14 4.拓宽销售方式.............................................. 14 (四)加强对财务费用的监督控制 ................................. 14
1.科学设置资金的用途........................................ 14 2.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15 (五)完善公司期间费用的管控 ................................... 15
1.提高公司人员素质.......................................... 15 2.建立适合本企业的内控制度.................................. 15
五 总 结...........................................................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 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期间费用的概念
1. 期间费用的定义
期间费用是指企业当期发生的,但不能直接或者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而是直接计入损益的各项费用。由于难以判定其所归属的产品,因而不能列入产品制造成本,而在发生的当前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 期间费用的特征
(1)期间费用与产品是否有直接联系
期间费用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可以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确定其应该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计入产品成本。
(2)期间费用与产品时间段的关系
期间费用在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与当期的营业收入相配比,全额列入利润表。而计入产品成本的的费用,如耗用的直接材料、发生的直接工资和制造费用等,最终要由完工的产成品负担,只有在产品销售出去后,其实现的销售成本,才能以“销售成本”的形式转为费用从当期销售收入中抵减。如果本期没有销售产品,则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就会递延到下期。
(3)期间费用与产品产量的关系
期间费用在一定范围内与产品产量的增减无关,而与期间长短有关,即我们可以确定费用发生的期间,但是对其应该所属的产品难以判定,所以不能列入产品制造成本中。
(二)期间费用的理论基础
1. 期间费用的分类
(1)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在销售流通领域为实现产品价值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
第一,产品自销费用,包括应由本企业负担的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 第二,产品促销费用,包括产品展览的费用、广告费用、经营租赁费用、销
1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售服务费等。
第三,公司销售机构的费用,一般是指专设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业务费等经营费用,但企业内部销售部门所发生的费用应列入管理费用中。
第四,委托代销费用,主要是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按,并代销合同规定支付的委托代销手续费。
企业发生的销售费用在“销售费用”账户中核算,并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借记该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月终,将借方归集的销售费用全部由本账户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计入当期损益。结转销售费用后,“销售费用”账户期末无余额。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企业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而发生的,或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种费用。具体包括的项目有:
第一,企业管理部门及职工方面的费用,主要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
第二,用于企业直接管理之外的费用,其中主要包括董事会相关的花费、咨询费用、诉讼费、聘请中介机构费用、相关税金等。
第三,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业为业务经营的合理需要而支付的交际应酬费用,在下列限额内据实列入管理费用:全年销售净额(扣除折让、折扣后的净额)在1500万元以下的,不超过年销售净额的0.5%;年销售净额超过1500万元但不足5000万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销售净额的0.3%;超过5000万元但不足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销售净额的0.2%;超过1亿元的,不超过该部分销售净额的0.1%。
第四,其他费用,主要是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之内又应该列入管理费用的费用。
为了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应该设置“管理费用”账户,并按管理费部门分别设置明细账户,再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以反映各部门、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期末应将归集到该账户借方的金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管理费用发生的核算。但企业发生管理费用时,应该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待摊费用”、“无形资产”、“累计折旧”、“应交税费”等账户。
管理费用结转的核算。到期末,应该将“管理费用”账户借方归集的全部费用由本账户的贷方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计入当期损益。结转后,“管理费用”账户应无余额。
(3)财务费用
2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
括的项目有利息净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支出)、汇兑净损失(汇兑收益后的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调剂外汇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等。
为了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应该设置“财务费用”账户,该账户借方登记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贷方登记发生的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月末该账户全部结转后,一般无余额。该账户应按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财务费用发生的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预提费用”等账户;企业发生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应该归入“银行存款”等账户的借方,同时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贷方。
财务费用结转的核算。到月末,应将该账户借方归集的费用全部由该账户的贷方计入“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并归入当期损益。结转后,“财务费用”账户期末无余额。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为构建或生产满足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发生的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手续费等借款费用,在“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等科目核算,不在“财务费用”科目核算。
2.期间费用的范围
按照我国目前成本计算方法分类可以分为标准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制造成本法和工厂成本法,并且在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下的期间费用所包括的内容不同。
变动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变动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工厂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在此不作讨论。
本文认为私营企业的规模大多不是太大,因此,本文认为制造成本法下的期间费用划分较为合理,也较适合于私营企业的使用。
3.期间费用控制的主要原则
(1)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相结合的原则
集中控制是指期间费用的管控任务应在企业负责经营管理的分管领导的带领下,由期间费用控制归口管理部门(通常是财务部门)负责统一管控、统一沟通与统一处理。分散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根据自身的权责和分工对自己应负责的期间费用管理和控制。
企业的期间费用控制是由企业中所有的部门和人员来协同完成的,应根据企
3
重庆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 一 期间费用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业的经营情况来确定集中与分散之间的力度,以便能够达到既能调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与人员对期间费用进行控制的积极性,又能使财务部能够充分发挥其监督和管理功能的目的。
(2)标准管理与大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期间费用的控制与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会计专业知识的工作,没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员是很难做好该项工作的。但是财政部等专业机构制定的相关控制期间费用的方法需要公司员工来执行和贯彻。且员工在实践中对期间费用的控制有很多好的方法与建议,因此调动员工参与期间费用的管控工作,是进行期间费用工作的立足点。
(3)贯彻全面管控的原则
公司期间费用发生和形成于公司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因此,为了降低期间费用,就需要把期间费用的控制工作贯彻于公司运营过程中。
(4)期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企业应该考核并分析期间费用控制的结果,如若考核的结果是有利的,则应对相关人员或者部门进行奖励,如若是不利的结果,则应该分析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并予以惩处。企业应该落实权责相符的责任,即个期间费用的管理中心拥有的权利和责任是相符合的,有多少权利就有多少责任。
(5)目标协调的原则
期间费用控制目标应服从于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确定应该控制的产品期间、采购期间、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水平;期间费用的目标同时应与其他相关目标相协调,防止某些部门、单位为追求自身利益,只注重某些指标的完成,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由此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4.期间费用的意义
(1)企业的期间费用能确保目标的实现
企业通过对期间费用进行管理以达到确保目标费用的目的,即体现为对期间费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控制方面,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当然也包括日常控制与管理,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每个期间预先设定的管理目标,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开支进行严格地审查与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发生的问题与偏差进行分析,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保证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
(2)企业的期间费用能使企业能够形成一个协同的控制系统
企业通过实施严格的预算、审批制度并结合对各项期间费用进行差异性分析等手段,监督并促进各个部门与各级人员能够通力合作,形成一个能够各部门各司其职、高效统一的管理控制系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