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节能减排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科学发展观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作为检验经济发展是否“好”的重要标准,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增量、削减存量,依靠科技、加大投入,健全法制、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提高意识,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动员全社会力量,扎实做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结构
(三)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支持节能减排与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产能过剩行业的信贷投放。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程序、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审批、节能评估审查以及信贷、安全和城市规划等规定和要求)和“三同时”制度。实行新开工项目报告和公开制度。建立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凡是新上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能力的项目,必须由同级政府和企业提出淘汰相应落后生产能力的具体意见和措施,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每年组织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专项检查,清理和纠正各地在电价、地价、税费等方面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优惠政策,督促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负荷。(四)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太阳能、沼气、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建户用沼气10万口,积极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稳步发展替代能源,制定燃料乙醇发展和乙醇汽油推广规划,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开发和原料基地建设。扩大推广CNG汽车替代能源,开发利用二甲醚、轻烃气等作为城市燃气的补充。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补助、银行贷款贴息、奖励等方式,积极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支持可再生能源利用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五)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7号),加快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水平。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进入国家法律法规禁止以外的所有服务业领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5—10家重点服务企业(集团),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突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推进自主创新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网络化、市场化的制造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尽快形成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产业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三、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六)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着力抓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区域热电联产、绿色照明、建筑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能监测和服务体系建设等重点节能工程。(七)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重点在沿涪江25个集镇和郪江沿岸的蓬莱、隆盛、琼江沿岸的安居、东禅,芝溪河的赤城、下东等建立和完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设施;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组织排污企业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进一步提高外排废水标准和稳定达标率。加快城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和改造,把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尽快配套完善。制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督管理办法。严格饮用水水源保护,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整和划分工作,编制**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八)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节能减排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社会资金投入。建立以企业、社会等投资为主体,政府投资为辅助的多元节能减排投资机制。整合土地出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农业等相关资金,集中财力支持节能减排项目。积极推进市场化融资,市、县、区财政要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投入。在实行城市污水处理费最低收费标准的前提下,对重点建设项目给予必要的支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促使企业承担污染治理责任,加强工业废水治理项目建设。四、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九)以点带面,搞好循环经济的试点。充分发挥射洪县、船山区、创新工业园区和沱牌公司等全省第一批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的示范作用,分层次建立一批循环经济的示范企业、示范园区。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内部的循环利用。全市重点选择普宁化纤、永业化工、美丰化工、沱牌热电、巨龙水泥、城南污水厂等重点企业作为试点,在企业内部提高循环利用程度,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余气、余热、余压,进行再利用,作为二次能源或再资源化,然后在全市企业逐步推开。二是大力推进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园区及基地建设,市开发区、创新工业园区要积极创建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园区内进行生态化改造,构建园区内循环型的资源流、能量流、技术流耦合系统,探索创建循环型、生态型工业园区。三是区域层次上要结合“五创联动”,抓好市本级主城区的试点建设工作。四是农业层面上积极开展安居区琼江河流域循环经济农业生态保护及综合治理建设。政府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5)
2018-09-08 22:28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建立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节能减排工作机制。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建立起责任明确、分工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节能减排责任体系。各区、县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在**年8月30日之前,制定贯彻实施方案,报市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政府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方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