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立制度,认真落实部门负责制。
为加强部门协调和工作联系,明确工作责任,规范办事程序,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我县按照当前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重新印发了《盐津县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关于实施部门负责制的通知》,建立起部门负责制和县乡农村综合改革联系制度,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和部门分工负责制,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加强协调配合,增强了改革合力。同时,继续抓好农村综合改革信访工作,加强对信访较多乡镇的跟踪检查,及时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切实做好来人来信回复工作,严防农民负担事件的发生。
(四)上下联动,积极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在抓好重点改革的同时,各级各部门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因地制宜,找准改革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改革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深入调研,坚持尊重群众意愿、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组织多层次、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及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采取分类指导、先行试点、稳步推进的方法,按照成熟一项实施一项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五)加强监督,确定改革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为切实落实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各项政策,各级各部门切实加强对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督促指导,深入基层和部门检查税改转移支付资金安排使用情况,督促落实好乡镇机构改革、“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工作,积极引导农村筹资筹劳“一事一议”运作,检查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等资金兑付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研究,逐项落实。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通过近年来各级干部群众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我县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始终平稳顺利地向前推进。但由于改革涉及农村各个领域,是一个多部门、多层次共同配合的系统工程,改革工作内容复杂,政策性强,工作任务重,难度大,加之全县经济基础薄弱,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资金缺口大。按照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与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建设、与改造薄弱校点“三个结合”的原则,在2006年-2009年的规划期内,我县需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4所,同时,受地震、洪灾影响,全县新增危房1.62万平方米,维修建设资金缺口大。二是乡村债务高,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化解债务困难大。目前多数债务已到还款期限,且公益性债务所占比例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有限,偿债工作举步维艰。三是“乡财县管乡用”改革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由于没有固定模式,目前全县只能采用手工记账、工作人员到县财政请拨资金,工作时效差、成本高。四是农村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建议上级尽快统一印制专用票据,切实加强一事一议筹资管理。五是集体林权制度、畜牧体制、基层农业体制等改革,历史遗留问题多、情况复杂、工作量较大,还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针对以上实际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采取更加扎实的措施,加快改革的进度,确保改革政策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四、2009年工作计划
(一)总结经验,突出重点,继续抓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
一是组织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认真检查验收全县2008年度实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抓好项目档案和财务结算报帐以及财务公开工作。二是认真总结经验和主要做法,加大工作的宣传指导,积极支持农民积极性高、需求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提高项目效用,抓好2009年度项目规划工作。三是进一步规范项目规划、申报程序和奖补方法。要继续完善项目规划书、一事一议筹资投劳申报和财政资金奖补项目申报程序。四是加强调研,做好2009年项目规划。总结成功经验,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连片推进”的要求,采取以点带面,试点先行的办法,鼓励农民积极筹资投劳,引导社会多方筹资,共同参与,做好全县一事一议项目规划工作。五是严格程序,精心组织实施2009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切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奖补资金的最大效益。六是加强检查督促,促检查和指导,加强动态管理,及时掌握了解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奖补资金的兑现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健康发展。七是力争在上半年召开一次全县现场工作交流会议,取长补短,交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