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学校(3)

2012-06-26 14:32

4倍;而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总量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因此,必须在信息网络建设和知识传播上进行投入,具备基本的“学习型”基础,为建立学习型学校创造物质条件。第二,以校为本,立足学校内部挖掘潜力。建立学习型学校,决不是教职工轮流外出培训,其内涵远远比其丰富。特别是学校资金困难和教师的数量多,更不可能依赖外出学习这种模式,只能立足本校,挖掘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开放互动的学习制度。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不断学习,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等等,即全方位的学习,就必须建立开放的互动的有效机制。第四,具有学习的氛围和机制。在学习型学校中,学习是生活,学习是工作,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是人生命的组成部分,必须养成时时、事事、处处学习的习惯;必须具有与时俱进,超越自我的品格;必须具有开拓创新的激励机制。第五,建立学习型学校的最大目的和最终归宿就是培养有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学生。教师的学习是为此服务的,这也是创建学习型学校与创建其他学习型组织的根本区别。

建立学习型学校,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来抓好此工作。

(一)以改革为动力。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发展,才能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形成。只有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职务能高能低,才能促进学校的领导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贯彻终身学习的思想。只有实行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坚持教师能进能出,工资能多能少,才能促进教师养成学习的习惯,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只有实行课程改革,切实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才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学生。因此,大力加强教育内部体制改革和极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将学校办成学习型组织的动力和源泉。

(二)以机制为激励。根据系统论的原理,良好的机制可以使各因素之和的功能大于整体功能,建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建立满足教职工求知、求技、求能力提高的新机制。通过机制激励,引导广大教职工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和学历提高,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学习热情,努力形成人人要学习,人人乐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

(三)以制度为引导。学校应制定一系列鼓励形成学习型学校的制度。建立学校领导干部带头学习的制度。外出学习必须参加且返校后交验心得体会和上汇报课后方能报销的制度。鼓励参加学历培训制度;规定学习任务且与教师业绩挂钩的制度。以制度为引导,增添教师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建立学习规范化、经常化、系统化,为创建学习型学校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创建学习型学校(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数学新课改五点心得体会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