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教育工作总结(2)
2010-06-18 03:09
二、乘势而上,协调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
教育是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向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石。我们发展教育事业,既注重全面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突出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积极巩固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又注重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扩大和提高非义务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努力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l、保持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为促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地发展,我们坚持稳中求进的方针,强化了教育行政措施: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根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情况,打破行政区划调整施教区,出台了《关于镇边缘地区学生小升初就近入学的有关规定(试行)》,满足了农村学生读书方便的需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出台了《关于对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和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保障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全市共招收小班幼儿xxx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xx%;招收小学新生xxx人,小学“四率”均达xx%;招收初一新生xx人,初中“三率”均超xx%。
2、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通高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全面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教学,省太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注重夯实学生的科学文化基础,全面落实教育质量管理措施,高考继续取得好成绩,全市共有xxx人参加高考,本科出线率和高考录取率列六市(区)前列。职业教育着力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成立了“xxx德国企业专业工人培训中心”,职高对口高招出线率大幅提高,职教中心还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学生技能操作节”。高级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统一组织、统一政策,共录取新生xxx名,其中普高录取xxx名,职业学校录取xxx名,普职比为xx%:xx%,高中阶段事业协调发展。
3、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事业。农村成人教育积极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服务,多形式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年共有xxx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占农村总人数的25.3%;职工教育以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和岗位能力为重点,组织xxx人次参加培训,职工教育全员培训率达到xxx%;以进行“功能性扫盲”为目标,组织xxx人次参加计算机能力考核和英语等级考试;还适时启动了终身教育实验工程,在璜泾、双凤两镇进行了社区教育实验,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累了经验。
三、注重实效,着力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
正确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是事关国运兴衰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了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密切协作,积极衔接和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着力构建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为了优化教书育人环境,我们重视抓好学校教育,积极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着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1、优化社会育人环境。针对转型期社会特点和青少年思想状况的新情况,为了积极优化社会育人环境,党委和政府积极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总体规划,并扎实有效地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建立了人大、政府、政协、政法委、宣传部及相关部门参加的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良性运作机制。二是加强整治。文化、公安、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加强了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治安管理,对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录像放映场所进行了专项整治,综合治理、公安、司法等部门对校园周边治安秩序进行了治安综合治理,公安部门对学校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完善校内安全保卫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联系。有关部门帮助学校配好、配强了法制副校长,教育局与政法部门建立了月联系制度,与团市委在小学携手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的社会实践体验活动,与妇联举办“家长学校培训班”,还实施了“千名教师访万名学生家长”的家访工程,完善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结合的育人网络。
2008年教育工作总结(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