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3)

2010-06-18 07:23


5、在课堂教学中一问一答的思维训练仍较多,纸笔训练不能很好地落实,很少进行纸笔训练。有的教师总认为纸笔训练太浪费时间,一道题目要花费太多的时间,教学进度和任务就无法完成了,没有处理好个别学生的思维训练与全体学生思维锻炼的关系。有的学校尽管已注意到纸笔训练,但无论是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都不够到位。
6、历史试题讲评课的教学模式陈旧,有的教师没有进行认真的统计和分析,没有在课堂上向学生总体讲明这一次测试结果的基本情况,基本上是一讲到底,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讲答案对答案的层面上,取几个典型的错误教师自己讲答案、自己分析,很少甚至没有让学生展示自己错误或正确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起来讲述发言的机会极少,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意识和进行解题思路及方法的指导。
练习批改方面:
优点:
1、各校在学案中都能坚持一课一练,能督促学生及时完成学案,并对学案进行全批全改,尤其是光华中学的教师注重学生学案中的质疑与反馈,对学生的质疑能做出及时的回答批语。省中教师精心设计和编写《2006届高三历史思维训练题》,每周2-3道主观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对此能坚持赋分批改。
2、光华、戴中、埭中每周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布置学生完成一至二道学科综合性的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能坚持赋分批改,戴中的学生能根据教师的批改,找出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时进行订正和补充。三中每周三利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每周训练,题量是25道选择题,三道主观题,及时批改反馈,精讲精析。
3、省中、光华、竹中等校教师能坚持将学生选择题中的错题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训练与滚动性训练。
4、埭中的李志良老师坚持要求学生,督促学生做好学案的预习工作,检查批改认真,落实到位。
问题:
1、有些学校的作业批改力度不够,大致批一个“勾”或一个“阅”字,主观题的批改没有做到赋分批改。
2、有的学校不能很好地精心选取设计训练题。教师做的题目没有达到一定的量。
3、有的教师布置了作业,但检查批改不到位,学案中学生开了天窗,也没有询问原因,听而任之。
4、练习题不能做到精练精讲精析精评。
教学建议和要求:
1、要加强对教纲、考试说明、教材的深入研究,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
综合分析历年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高屋建瓴地提高备考的针对性,认真分析2005年的高考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是命题人与教学第一线的的教师之间的桥梁),同时对历年来的高考上海卷和广东卷等进行深入的钻研,以把握2006年高考的命题思路、趋势和方向。要注意2006年《考试说明》新增加的内容(与2005年相比),并分析主要特点:(1)增加与知识体系有关的内容:(2)与热点内容有关;(3)某一历史阶段重要的历史内容等。这些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这样教师备课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近几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信息说明:将降低试题难度。这个信息对复习备考的指导意义是:一是重视基础、重视课本;二是要求学生遇到容易题和中档题不要粗心大意、马马虎虎,要拿足拿够这部分的分值;三是对照《考试说明》,认真通读教材。今年江苏的高考历史试题,较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能力考查的层次,加强了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力度,略降低了“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实”的题量和分值。
2、夯实基础、重视能力、将识记——理解——运用贯穿于整个教学复习过程
近年来历史高考虽然注重能力的考查,但是必须依托基础。在教学复习中,针对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回归课本”,读书读书再读书,要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地阅读教材。要识记重要的史实、概念和结论,能够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进程。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记忆是基础,不是目的,运用才是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而理解是核心,在记忆和运用之间架起桥梁的就是理解,理解可以帮助更好的记忆,也只有理解了才能进行知识迁移运用,引导学生把复习的过程当成构建、整合知识的过程,把过去分散教学得来的知识,整理成比较系统的、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理解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和素质。在教学、复习中要把握好三者的关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学以致用。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调研报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合肥市纪检委第九组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督查调研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