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兄弟对自己的工人身份多少有些不自信。他们中有几个人在买衣服时总喜欢把自己打扮成一付老大的样子,尽管其实内心并没有什么痞气。他们的qq空间相册也有一个共同点,即只有网上下载的所谓美女照片和朋友照片,但就是没有自己的照片,即使有,也一定是设置了密码的。我们最后穿工作服的照片,七八个人中只有一个愿意把它放到自己的网页上。
谈到厂里的工作和未来的生活,有少数几个被大家认为是只顾自已利益的工人一般是不愿参与讨论的。其它的工人讨论到最后更多的也是无奈。对很多现实问题他们是看得很清楚的,像计件计时工资制度对待遇的影响、半自动机床的影响等等,他们总有人能根据自己的经历讲出自己的观点,并在讨论中被大家否定或接受,再如管理层有些举措的本质,他们也看得很清楚。但是更多的也是无奈,在这个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社会里,又能有什么好办法呢?也有两三个比较好学的工人打算通过练好技术或者回家养野兔等等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但是对于最终成功的可能性,他们也只抱有部分的希望。
至于对资本的反抗,也是有的,有一位工人对我讲过他的“卢德运动”式的经历。他发现车间里有了半自动车床之后,一个人负责好几台机床,在几台机床间跑来跑去,腿都要跑断了。后来他就想办法把自己负责的五台机床其中搞坏四台,即经常刷子狠命的刷一刷传感器,加工出的零件就会不合要求。厂里派技术员来修,但是只要修好他就再把它搞坏,厂里最终也没有发现是他搞的鬼。
b) 计件工资制的利弊
零件车间实行计件工资制。装配车间、电工部实行承包制,所谓承包制,以装配车间为例,是指每装配完成一台绣花机,厂部付给装配车间一笔钱,再由装配车间按所用零件数量支付上游车间报酬(最后统一结算)。在电工部,电缆、焊锡是都属于职工私人的。
那么计件制、承包制究竟好不好呢?比起计时(也就是所谓的大锅饭),计件、承包确实有通过物质刺激促使工人节约、自觉提高劳动强度的作用,但是它的应用是需要条件的。缝制设备厂能实行它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其产品非常单一,各型绣花机大同小异,零件更是几年不变,一些老师傅甚至可以把零件尺寸全部记在脑子里,完全不用图纸。在这个前提下,零件价格不用频繁制订。反之,如果产品多种多样,光制定零件价格就够扯皮的了。
计件制的另一副作用是给配合研发带来很多麻烦,样机的零件因为赚不到钱,没有人愿意做。比如我们自动化改造项目的机械件,如果一个人全职加工,至多三四天就能完成,但结果足足拖了20 天也没有完成。承包的危害更大。试制样机的技术员很多原料只要少量,这类原料如果直接在车间里借一些是最方便不过的。但是如果每样原料都要去仓库领取不但麻烦,也会促使技术员有意去浪费。比如说为了避免反复来往于库房,往往不管实际用量,总是尽可能多领,像我领取导线,即使只需要十余米,也会去领上100 米的完整包装。我跟车间里有些工人甚至建立起一种交换关系,比如,为了获利细焊锡,我去领粗焊锡跟他交换;为了向他要一些接插件,我送他一些导线。这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在我去年那个计时的仪表厂里,试制样机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其实对很多老板来说,计件的作用倒不是提高生产率,而是把订单风险转稼给工人。因为生产率提高虽然可以节省一些人力成本,但有时在产品里,人力成本占的份量并不多,工厂的效益好坏主要还靠订单多少。此外,提高效益也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开源节流以及提高质量来实现。但在计件的工厂里,员工是不愿意参与任何这类事情的。况且,工厂也并不总需要提高生产率,订单一般都有旺季淡季之分,工厂经常要保证旺季的生产能力,那自然到了淡季就开工不足,而且几个车间之间的生产能力也未必平衡,车间的负荷总会有高有低。社会化大生产毕竟不是手工业作坊,所以有时候老板实行计件工资,也是为了在订单不好的时候,通过把风险转嫁给工人来节约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