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县通过全面推行行政制度改革,使机关办事职能精简、办事项目减少。第一是全面理顺部门职能。经理顺后,全县现有职能事项488项,交叉重复职能12项,新增职能6项。第二是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第三是扎实开展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脱钩工作。经清理后,共有6个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与职能单位脱钩。第四是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对行政审批项目和收费进行全面清理。清理后的审批项目有616项,其中行政许可项目26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53项;保留收费项目总计89项,取消了收费项目3项,降低收费项目6项。经大力整治,部门职能进一步明朗,审批事项得到精简,办事流程规范简化,为机关效能的大提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各单位通过建立便民服务窗口,实施服务窗口单位“每周一示”制度,促进服务窗口单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办事透明度。全县所有单位在县作风效能办的指导下,开设服务窗口,创新服务方式,规范办事流程,达到了便民利民的目的;所有服务窗口单位开设政务公开栏,实行办理事项及其办理情况和投诉情况每周一示,公开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的监督。自建立服务窗口及实行“每周一示”制度以来,各单位既增强了服务意识,也增加了办事透明度,办事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3、实施服务窗口单位“每周一示”制度,促进服务窗口单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办事透明度。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与作风效能办监督小组组成督查组,每半月对在建项目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投资业主在投资建设、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督查情况提供给项目协调领导小组,协调解决问题。到去年12月底,“半月一查”已开展18次,抽查在建项目40多个,为投资者协调解决实际问题6个。通过项目督查的推动作用,优化我县投资环境,促进项目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4、通过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创新利民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了高效优质服务。
筹集225万元资金建立县政务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行之有效的中心运行机制。中心实行审批项目集中受理,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进驻中心的各窗口单位推行办事内容、办事程序、办事权限、办事时限、办事依据、办事结果“六公开”;中心实施三项制度、AB岗等系列规范的制度;建立了与自治区、市联网的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县临时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半年以来,效果明显。1—4月共受理事项5524件,其中即办件4800件,承诺件724件,承诺件承诺时限均13天,实际办结时限均3天,承诺提速达40%。真正达到便民高效、优质服务目的。
(三)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使群众得到较大实惠,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解决,活动成了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
——深化主题实践活动使群众得到较大实惠。一是各单位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围绕“提高机关效能、促进经济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各单位纷纷行动,结合实际,选准主题,开展具有部门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把转变作风体现到基层到农村,到企业、社区,为基层和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比如,县委倡导的“奋战100天,拿下100万(吨)”为奋斗目标的甘蔗生产中,从党委政府到乡镇机关单位,从县委领导到一般干部,都挂点村屯。他们不分昼夜地深入到村屯发动群众扩大甘蔗种植,从落实面积到解决机耕、蔗种、肥料、抗旱工具和资金扶持等等,全方位、多角度为蔗农提供无偿服务,切切实实把转变作风,提高机关行政效能建设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田间地头上,使群众得到了实惠。二是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捐助活动。去年3月份以来,在县团委的带领下,全县各单位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捐助活动,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以对贫困群众、贫困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踊跃捐款捐物。据统计,县团委组织开展的希望工程圆梦大学活动,筹集资金10万多元,设立助学基金会。今年资助工26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整合各界力量,组织各单位开展爱心资困活动,共筹集资金10万元,资助16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为贫困学生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三是开展选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实践活动。去年全县选派157名优秀干部担任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进驻全县8个乡镇83个行政村开展工作。取得了初步成绩,一是新农村指导员运用自身的特长,为当地农村基础建设献策献力,带领群众建设饮水项目、修路建桥、建沼气池等等,为新农村建设打实基础。二是带领群众整治“脏乱差”,倡导文明新风。下村指导员积极推动“城乡清洁工程”向村屯沿伸,组织农民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引导农民改水、改厕,培养村民的良好卫生习惯,使所驻村村容、村貌发生根本改变。三是配合当地搞好新农村建设,受到基层政府、干部群众的欢迎。四是开展党员义务服务社区活动。我县党员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深入社区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共1862件。县卫生局14名党员按照“尽党员所能、急社区所需”的原则,以“卫生服务进社区”为主题,开展了为期4天的《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并在宣传场地设立了卫生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台,咨询达287人次;县人大机关党员义工12人,组成宣传教育组和法律援助组到社区“下访”,给居民上法律知识讲座,主动了解社区居民有关信访事项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