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以来,全县96个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单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达2830件。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领导干部作风的转变,得到了较大的实惠。
——此外,还通过拓宽作风效能投诉渠道,切实解决了投资者、人民群众投诉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成立效能投诉中心办公室,专人负责处理投诉;二是开设电话投诉,三是接受网上投诉。自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县作风效能办共接受投诉件143件,办结143件,群众及投资者的较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
(四)机关作风的转变和行政效能的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各项中心工作的进展。
作风效能建设促进了机关作风的大转变,提高了机关效能,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县各项中心工作得到明显推进。甘蔗生产成绩显著,完成2007年初县委、县政府年初制定的“奋战100天,拿下100万(吨)”的甘蔗生产目标;城乡清洁工程深入人心,形成了长效机制;“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的验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投资1.3亿元的**公路、1000万元的**公园已竣工投入使用。江滨路一期工程路基辅设基本完成。县城垃圾及污水处理工程、县城给水与管网履行工程、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招商成果喜人。成功引进了年产300吨水泥熟料、小水电开发、化工公司、玉桂基地及香料加工等11个新项目,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初见成效。
总的来说,我县一年来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与自治区及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分不开的,是县委、县政府的有力组织及各级各部门全力支持配合的结果,更是广大人民群众、投资者共同参与建设监督的结果。活动创造了些较好的做法、经验及制度,涌现了些比较先进的单位,为今后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持续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要求制定的工作决策、措施是完全正确的。
去年以来,我们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活动中着重把握了如下4个方面工作:
第一、抓载体。首先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提出了活动的工作载体“五个一”工程。“ 五个一”即大家现在广为熟知的领导工作“每日一报”, 窗口服务单位“每周一示”,建设项目“半月一查”,典型事例“每月一讲”,意见征集“每季一题”。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以公开监督、警示教育和督查推动的作用,促使广大领导、干部落实责任,强化服务,接受监督,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转变作风。“五个一”载体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创新工作思路做出的统一决策,由作风效能办负责牵头贯彻落实。通过一年来的探索与完善,“五个一”载体工程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工作机制,而且促使全县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实现了整体纵深推进。“五个一”作为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载体工程成为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助推器;其次是建立了落实自治区提出的“三项制度”的有效载体——县政务服务中心。再次是建立了政府机关与群众交流互动、实现社会多层次监督的载体——建立上**县作风效能网。利用网站,我们及时向社会传递中央和自治区有关政策和规定,传递县委县政府工作动态,公布各单位的社会承诺、办事时限、流程等,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接受群众网上投诉,并及时处理,极大地调动了全民参与作风效能建设的积极性,扩大了作风效能建设活动的参与层面。
第二是抓制度、机制。以制度建设特别是“三项制度”为工作重点及突破点,巩固了活动成果。我们在一年的工作探索中,加大了建章立制工作力度。在制度方面主要建立健全了干部管理指纹签到制度、考勤制度、效能监察员制度、领导干部对口联系工作制度、“三项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等;机制方面主要建立了“五个一”工作机制,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多方位的效能监察机制、绩效考核机制等。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的制度机制,推动了作风效能建设的深入、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