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一是由于原辅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产品成本不断增长,市场竞争面临巨大压力。二是融资困难。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企业融资难的矛盾仍较突出,我县工业和一些新办企业资金紧张,部分项目建设进展受影响。
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尽管我县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取得重大突破,但由于我县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二产业中低耗能产业比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高,经济结构仍需优化,节能减排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
四是统筹协调发展能力不足,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城乡、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不平衡;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民增收困难;农村人口和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尚处于起步阶段等。
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需要在“十一五”后期加以改进和解决。
四、评估总结
通过对“十一五”规划实施前三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古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目标都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森林覆盖率等提前三年完成目标任务,全县社会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中教育普及率、青壮年非盲率提前两年完成目标任务,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城镇化水平等指标在“十一五”期末均能够顺利完成。这充分体现了“十一五”规划的战略性、指导性、宏观性和预见性,体现了规划编制“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
在“十一五”规划大部分指标已经提前完成目标任务的情况下,虽然有些指标的绝对值可能不能全面完成规划目标值,但主要是受计算方法、国家政策及客观环境的影响,对全县总体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不大。因此,为了明确今后两年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方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建议对《纲要》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修订。
五、对“十一五”规划的调整建议
1、经济发展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元。”调整表述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3.5%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00元。”
2、结构调整目标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24:44:32”。调整表述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为24:50:26”。
3、人民生活目标中“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50元左右。”调整表述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左右。”
4、远景展望中“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2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4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5%。”调整表述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1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5%;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8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000元,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
5、“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中“到2010年,在永乐工业园区建成煤矸石发电厂,装机容量2×5万千瓦”、“新建永乐装机容量2×5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调整表述为:“到2010年完成古蔺县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厂规划和申报立项工作”、“新建装机容量为2×3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
6、“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中“到2010年,全县酿酒行业销售收入稳定在10亿左右,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调整表述为:“到2010年,全县酿酒行业销售收入稳定在30亿以上,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0%左右。”
7、“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中“2008年完成日处理污水2万吨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城市污水管网20公里建设,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进程。”调整表述为“2009年完成古蔺城区污水处理工程一期日处理0.75万吨及配套污水主管网建设,加快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