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坚持市委常委会议事决策程序,对全市重要决策、人事任免等重大问题及时召开常委会、全委会或者全委(扩大)会进行集体研究。坚持重大决策群众参与机制,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制定,尤其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及一系列重要措施的出台,都及时向社会公开,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注意加强班子之间、上下级之间、军地之间、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办,形成了加快发展、干好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严格按照《条例》规定选人用人,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严格按照《条例》规定配备干部,做到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客观公正。全面开展“三个一批”,大力实施“12345”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从县级后备干部中选拔一批学历层次较高的优秀年轻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到党校、高校培训,到经济薄弱村对口帮扶;选调13名外贸口年轻干部赴日本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选拔3名领导干部赴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培训;选调一批研究生、本科生充实到各级党政干部队伍,提高了党政干部队伍的学历和知识层次。高度重视区(市)、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召开常委会专题进行研究,根据中央、省委换届《通知》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区(市)党委换届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实施意见》,研究制定了换届工作方案,严明工作纪律,确保区(市)、乡镇党委换届圆满成功。
(三)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市委常委牢牢把握“关键是取得实效”的要求,狠抓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和突出问题的解决。扎实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为农民群众办好村村通公路通客车、村村通自来水、搞好镇村规划、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村上学难问题等“十件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制定了《关于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不断深化和拓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在江苏江阴市先后举办了4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培训班,对430名村支部书记进行了集中培训。研究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着重建立健全加强党员学习培训、强化党员意识、扩大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联系和服务群众、强化党建工作督导检查等方面的工作机制。同时,大力强化基层基础,加强农村、企业、学校、机关、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党的工作覆盖面。
(四)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在全市开展了“学党章、用党章”有奖征文活动。在连续2年开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集中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又开展了树立正确的利益观集中教育活动。研究制定了《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目标》,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对军转干部、复退军人安置、公务员录用和事业单位进人,坚持实行考试、量化打分等制度,所有建设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制度,党政机关大宗物品采购实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深入开展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大力开展商业贿赂治理活动。严以律己,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市、区(市)党政领导干部始终牢记《党章》和“两个务必”,模范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市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规定,并带头作出廉政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认真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查案件676起,涉及县级干部8起、科级干部40起,给予党政纪处分484人,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11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