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三年规划纲要(3)

2010-06-17 19:23

  (二)加快农业发展,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

  培植龙头促增收。大力支持百通集团、阿里郎公司、圣田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势扩张,扶持百斯特米业、东双绿源、喜粒粮油等成长型龙头企业提档升位。坚持“外引内育”的龙头企业培育观念,切实把产业牵动性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增收效果好的龙头企业列为发展重点,在现有30户龙头企业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每年扶持培植1-2户大型农业龙头企业、6-8户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面积60万亩,带动农户12万户,户均增收5000元。

  发展畜牧促增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性资金扶持,提高生猪规模化饲养、集约化经营水平,推动我市生猪饲养业超常速发展,建成全国生猪养殖大县。借助辉山乳业龙头带动作用,依靠科技示范、专业户、规模化养殖的带动,大力发展肉牛养殖。力争到2010年,生猪、黄牛、绵阳和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40万头、12万头、60万只和2500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33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38.5亿元,占农业产值的58%以上。

  劳务输出促增收。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对外劳务输出1000人,实现农民外出劳务增收。

  做优品牌促增收。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支撑,开发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品营销对路的名、特、优、新、稀产品,打造无公害、绿色品牌,力争每年完成5个以上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质量认证,争取更多的农产品拿到国内、国际通行证,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外向度。百合小菜要打造全国名牌,3年内实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奋斗目标。

  (三)坚持统筹发展,构筑城镇化支撑体系

  推进城市南拓。编制城市南拓详细规划。充分利用亚行贷款,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思路,重点建设交通网络、供排水管网、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推进凌南新城区“七通一平”进程,扩大城市发展空间。

  加快小城镇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建设管理小城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增强城镇经济实力。以双羊、阎家、石山、翠岩、右卫、余积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

  建设新农村。推进示范村建设,大力推广村企共建型、产业带动型、市场拉动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建成锦州市级示范村24个、县级示范村60个。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以“一池三改”为重点的新型能源覆盖面,新建能源建设综合示范村35个。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完成人工造林作业面积33万亩,新建绿化新村60个。

  (四)突出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外向度

  夯实招商引资基础。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凌海市关于鼓励招商引资的暂行规定》,保持招商引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调动市乡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凌海籍外地人士以及全市群众的招商热情,营造全民招商的良好氛围。加大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切实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坚持用硬措施优化软环境,严厉打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真正实现办事零距离、招商无门槛、部门无关卡。加强项目储备,每年包装精品项目达到20个以上。

  注重招商引资实效。突出企业和园区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重大产业项目、产业集群招商。进一步拓展交往空间,到欧美、东南亚、南非、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招商,到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招商,巩固原有的合资合作,发展新的合作伙伴。通过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强化利用外资,重点吸引大企业、大项目落后××,每年力争引进投资5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2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10个。

  切实提高外向度。鼓励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与国外经济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加大引进外资力度,提高利用外资比重,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实现5000万美元。鼓励现有出口企业采用国际质量标准组织生产,提高竞争力和出口份额。加快培育新兴出口生产企业,拓展新的出口领域,促进外贸出口持续增长。出口创汇年均实现3.3亿美元。

××市综合经济实力提升三年规划纲要(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区总工会党建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