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网络公共空间、社会功能与法律规制(7)
2012-11-01 21:24
从实践中来看,有关“人肉搜索”的网络社区自身也进行了初步的社区建设与制度探索,网络管理者在其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因为他们是网络世界的技术资源占有者和管理者,也就同时意味着是网络世界的“统治者”。作为“人肉搜索”始作俑者的猫扑社区的几条简要的、针对参与者的公告似乎可以给我们一个直观的感受:
mopper之间从来都是互相帮助的,赏金猎人也是好传统。
虐猫女、色情武校都在热心MOPPER们的帮助下一一现形。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人肉搜索引擎的帮助,这里你可以提出任何问题、请求任何帮助。我们不保证你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和帮助,但是能保证你得到完全不同的答案和获得最快乐的帮助。
但要注意的是:
1、不要发布一些违法的信息(包括政治、色情、小广告),违者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2、请不要重复发帖或者回复及其他无意义的灌水行为
3、建议大家请悬赏一些mp作为奖励,这样大家的积极性才更高。
4、即使大家跑题很厉害,也请别着急,因为既然你可以提任何问题,那别人也可以有任何的回答。
5、请尽量用你自己的知识或者亲身经历做答,这样的答案对他人更有帮助,尽量不要使用GOOGLE或者BAIDU做答。[31]
这样的网络制度建设显然是不够的。网络管理者在未来的网络法律结构中到底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呢?由于网络执法的特殊成本,网络法律的执行如果没有网络管理者在基本信息与线索上的实质性支持,也许是不可能的。为了网络公共生活的健康发展,网络管理者必须有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角色与责任自觉,并具备基本的网络法治意识,这样可以为网络法律的执行提供重要的社会辅助。如果我们真正将网络视为一种新的社区模式,那么关于法律执行的社会辅助的意义就同样可以联系常态社会的执法经验而获得理解。以网络管理者为中介,这种关于执法的社会辅助实现了国家法律结构与网络技术结构之间的制度性对接,从而可以将网络社区的秩序有效地并轨入整体性的国家法律秩序之中,同时又能够通过面向网络社区的特性而在制度上进行特殊的安排。
既然网络社区已经成为公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依托网络社区参与而发展起来的“人肉搜索”又具有如此明显的正功能和负功能,笔者以为相应的法治建设和网络社区自治建设显然就是非常必要的。对此,笔者深信自己的方向性判断。
四、结语:“人肉搜索”的未来
其实笔者初次接触到“人肉搜索”这个网络新词时颇有些抵触情绪,因为它引起了笔者这样的文化层次的人的诸多不大愉快的联想。只是在具体了解“人肉搜索”的运作模式以及通过“人肉搜索”成功发动的一些公共事件之后,笔者才对其采取了一种总体肯定的态度。但是,为了中国特色的“人肉搜索”能够合理生存下去,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建议改名,具体改为什么,希望网友发挥智慧。这是一点小小的补充。
就正题而言,“人肉搜索”作为中国转型期公民社会和政府结构“双重不规范”条件下公民生活的替代性机制具有正当性,其公益化发展趋势及前景有利于克服自身的一些缺陷,并刺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法治文明的提升。重要的是给“人肉搜索”一个适度合理的法治框架,使得“人肉搜索”不至于越出基本边界而过分侵犯公民自由和个人隐私。“人肉搜索”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化需求因此成为我们时代互联网制度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因此也是契机。笔者敢断言,“人肉搜索”模式必将发展成为一种强劲有力的、可与传统“人机对话”式的信息搜索模式并驾齐驱的网络生活模式之一,不仅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必须认真对待这一新的现象,并共同研究相关的法治框架与制度结构。
人肉搜索:网络公共空间、社会功能与法律规制(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