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创新运输组织模式
由于运输付费中重车的运输付费是企业的不可控因素,只有减少空车付费,才能有效降低总运输付费,对于运输企业来说,只能通过减少空车走行公里来降低运输付费成本[5]。具体措施如下:一是通过组织到达发车局的货源和各汽车运输项目之间的阶梯运输,形成运输大循环,提升车辆运用效率;二是通过开发“点对点”对流循环项目,实现商品汽车运输的重去重回,减少排空;三是通过“集散成整”等运输组织手段,提高整列运输比重;四是根据货源变化,增加商品汽车班列开行数量,充分发挥“六纵三横”等铁路商品汽车运输通道的作用,进一步加快车辆周转,确保运到时限,最大限度提升车辆运用效率和效益,压缩铁路商品汽车运输空车付费成本支出[8]。
3.5提高两端配送质量
两端配送业务是铁路商品汽车全程物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9],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全程物流服务水平。具体措施如下:一是精选配送队伍,落实配送商管理考核文件,提高两端配送装卸服务质量,减少物流中间环节,降低质损率,减少物流成本;二是加强物流服务投诉管理,建立物流总包服务合同违约保障制度,强化投诉处理监督,提高服务质量,降低配送服务成本;三是通过完善商品汽车物流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一体化、标准化的物流服务,全力提升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前后端装卸配送、保险理赔、质损处理等业务服务品质,吸引更多客源,扩大市场份额,提升铁路市场竞争力[8]。
4结束语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及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迅猛增长的商品汽车运量,特货公司作为现代铁路物流企业,应从全程物流角度出发,合理测算物流费成本,灵活运用运价浮动机制,抓好市场营销、信息建设、运输组织、质损管控等物流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大力提高铁路商品汽车全程物流收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全程物流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打造商品汽车物流品牌,促使铁路商品汽车物流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第2篇: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的茶叶物流管理策略分析
姜晶晶,崔蜜(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湖北宜昌443000)
摘要:目前,在茶叶物流管理环节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优化茶叶物流管理模式的着力点包括:强化对企业商流的研判能力、完善与外包物流商合约管理、客户分类管理搭建电商平台。在此基础上的实施策略,可围绕着:重视企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借助大数据分析挖掘企业商流信息、长期合约下形成重复合作博弈格局、针对优质客户来建构信息共享平台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茶叶;策略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诸多茶企的产品销售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在茶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在茶叶物流管理环节也逐步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从目前的反馈中可知,其主要包括:茶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茶叶货损率控制问题、茶企补货响应时效问题等。由于上述问题的成因具有相互关联性和内隐性,使得依靠传统模式来给予一一破解存在着较大难度,因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来给予这些问题进行系统化处置,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解决方向。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待供应链,其内含有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那么,在遵循整体与局部之间的辩证关系来展开对上述问题的破解,则成为了本文在茶叶物流管理策略构建中的中心思想。基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1茶叶物流管理所存在主要问题的解析
针对上文所提出了三个问题,这里对其进行问题解析:
1.1对物流成本控制问题的解析
众所周知,物流成本控制面临着“冰山效应”的影响。由日本经济学家西泽修所提出的该效应指出,物流成本构件中的隐性部分权重占比显著,所以成为影响物流成本控制绩效的直接诱因。同理,茶叶物流成本控制问题也可由该效应来做解析,并需要在系统视域下来寻求解决方案。为此,以供应链为整体的成本控制模式应成为解决方案的基础。
1.2对茶叶货损控制问题的解析
显而易见,茶叶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所出现的货损将折算为茶企的物流成本,而该成本属于显性范畴。但需要强调的是,若是茶企物流所产生的货损率过高,将直接影响到下游中间渠道商的利益,从而将对茶企的客户关系管理带来负面干扰。茶叶货损的引致因素主要为,仓储环节和装卸搬运环节。因此,这同样需要在供应链视角下开展纵向质量管理。
1.3对茶企补货时效问题的解析
在线下渠道中,茶企补货的下游经济组织为茶叶专卖店和各大零售卖场。在线上渠道中,茶企补货的下游经济组织则可以为零售型配送中心。由于茶企补货响应时效问题,则可能会制约自身市场份额的拓展,甚至在销售旺季会压缩自身的市场份额。供应链作为网络化形态的纵向联盟系统,则可以在信息共享和节点布局上帮助茶企解决补货时效问题。
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现状反思
具体而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状进行反思:
2.1对茶企流通运营能力现状的反思
我国占比2/3权重的茶企都属于有限责任公司产权形态,这就意味着,物流成本构成了企业经营管理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茶企现阶段的流通运营能力现状来看,其流通运营资源的配置绩效需要得到提升。在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支撑商流的逻辑关系下,流通运营资源配置需要对标企业商流的实际状况。而企业商流的动态演变,又直接受到市场需求环境的作用。
2.2对茶企外包物流结构现状的反思
以资源指向作为选址原则,决定了我国诸多茶企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或高寒地区。受到该区位比较劣势的影响,茶企往往需要以“自营物流+外包物流”的形式,来完成销售物流环节中的产品输送任务。茶叶货损问题的出现,不仅需要从物流技术层面来寻找原因,还应从外包物流结构所内含的“委托代理关系”中来寻找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