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流管理的功能定位
由于本文是以茶企的销售物流为考察对象,所以这里的物流管理功能定位也聚焦于销售物流环节。从茶企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出发,销售物流的功能应包括:产品配送、辅助促销、强化客户关系管理、增大市场份额等四个方面。因此,随着对销售物流功能的界定,物流人员就需要针对这些功能进行充分的认识。
3.3物流管理的平台定位
这里的平台主要指向“物流信息化平台”,前面已经指出了茶企销售物流的特征,从中可以知晓,只有在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应对补货的波动性,以及对市场信息的收集。
3.4物流管理的绩效定位
针对物流部门的绩效考核的确存在难点,但这里可以转换思路,即围绕着“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绩效考核则是可以实施的。在实施之前首先需要制订绩效考核标准,然后便是将产出和投入量化为价值指标。
以上从四个方面所做的物流管理模式定位,便为接下来的物流管理模式构建提供了切入点。以下将突破茶企的自营物流体系,在综合利用自营和社会物流体系的视域下,来优化销售物流管理模式。
4定位驱动下的物流管理模式构建
根据以上所述并在定位驱动下,茶企物流管理模式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拓展对销售物流功能的认识
从组织形态来看,茶企物流部门的业务开展模式类似于单一的物流商,从而就缺乏供应链运作所追求的系统观和整体观。在提升部门成员岗位意识的要求下,需要不断拓展对销售物流功能的认识。域内茶企的目标市场一般都处于域外,只有在整齐划一下才能增进域内茶企的整体竞争实力。为此,域内行业协会应承担起这样的职责。由协会邀请市场和物流专家来开设专题讲座和主题讨论,从而来实现岗位意识提升的目的。
4.2重点突出客户关系管理功能
长期以来,茶企管理层都将客户关系管理纳入到市场营销范畴。笔者认为,这是不全面的。在茶企实施销售物流活动时,仓储配送的时效性、货损率低、物流包装便于识别等,都将助力客户的产品销售,而这也就能增强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从让利返点的营销模式来加强与客户的关系管理,通过上述物流运作便能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差异化策略,最终构建起自身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其它工作内容也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增强。
4.3围绕公共平台增强信息交互
茶企在供应链系统中搭建和完善物流信息平台,首先需要考虑实施的成本和技术问题。为了降低茶企的实施难度,这里应着力围绕着公共平台来增强信息交互频率。何谓公共平台?根据其它企业的经验,可以将QQ、微信纳入其中。另外,物流信息平台的另一重要功能便是收集市场信息。因此,在配合物流信息交互的同时,还需要与市场部门进行合作来建立线下信息收集渠道。
4.4实施“产出/投入”绩效评价
根据企业管理原理可知,“产出/投入”的比值越大越能体现出内部资源配置的高效性。为了使二者的比值能够比较,一般取货币单位为量纲。针对销售物流而言,可以用开展销售物流项目的资金投入量作为量化指标,而产出则可以用销售收益作为量化指标,这样就能完成绩效评价工作了。
5展望
最后还需指出,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矩阵型组织结构具有较好的组织弹性,也能很好的对组织资源进行配置。在促使配送环节能灵活和柔性化的适应网购强度的变化,应建立矩阵结构下的技术系数组合。具体的做法是,人员在同城配送下通过调度来灵活决定其的配送目标区域。另外,配送车辆应由企业统一采购,并根据配送人员的任务来给予使用。这样一来,技术系数就由劳动要素的量决定了资本的量,从而能灵活适应茶叶配送所存在的共振现象。综上所述,关于茶企物流管理问题,必将随着商流形式的不断演化而被更为丰富的表现出来。
以上所做的讨论是建立在茶企拥有自己茶园的条件之上的,若是部分茶企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其采购物流管理环节也需要突出客户关系管理。
6小结
在“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支撑商流”的内在逻辑下,茶企物流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运营绩效。另外,作为“第三利润源”的茶企自营物流体系,也将在降低企业总成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茶企物流管理的短板,应着力探讨销售物流方面的管理问题更具有现实价值。通过讨论,优化销售物流管理的措施包括:拓展对销售物流功能的认识、重点突出客户关系管理功能、围绕公共平台增强信息交互、实施“产出/投入”绩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