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职业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职业管理类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管理中应体现发展性的要求,关注员工的成长与人才队伍整体的提升。此类制度有新员工培训与见习制度、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员工申诉制度、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后备干部管理制度。这6项制度是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强调人本主义,从个人成长角度关心图书馆员和图书馆事业共同进步与发展,在强调组织能力与发展创新的内源发展模式中,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
(1)开展入职培训,提升团队凝具力。2006年,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2006]56号文件)规定:所有新参加工作人员的见习期一般为一年。但是,新员工的培训制度并未有法规强制性规定。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基本以了解单位和基本业务为主要内容,这一培训对于推广组织文化、并让新员工良好地融入公共图书馆有着积极影响。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得到广泛认同,表明公共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普遍重视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建设与业务建设。
(2)建立竞聘机制,培育中坚力量。干部管理制度包括干部竞聘制度和后备干部管理制度,干部竞聘在公共图书馆有两种情况:馆领导竞聘与中层干部竞聘。实际上,前者的竞聘组织程序一般来自于公共图书馆的主管机构,而非公共图书馆的本身,这也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干部的管理模式。中层干部的竞聘是由公共图书馆组织与实施,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聘原则下进行。后备干部管理制度也是干部产生的一种有效的实施制度,根据党管干部的原则,后备干部的管理必不可少,此制度可以让优秀干部的成长得到有力的政治保障,并可使其业务能力有较快的提升。
(3)规划职业生涯,契合个人与事业共发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是指组织依据员工的特点与组织的需要对员工的职业生涯给予规划与设计,给予员工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与平台的同时促进组织发展与进步。个体一旦进入组织中,个人的职业规划就必须与组织联系在一起。规划是管理的首要之义,其目的是在于构建人们所期望的理想未来。职业职业规划包括评估个人的能力兴趣,设计职业目标,并且发现与给予员工实现目标的职业机会等。
管理制度是刚性的,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进行柔性的制度设计与操作。程序的公正有时会比实体的公正更重要,哈耶克也曾说过:人类最深重的灾难,都是由好人以最正义的名义施行的[7]。笔者认为,让被约束和管理的对象可以表达其想法的制度设计很重要,建立员工申诉制度才有可能更有效地保障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2提升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的策略分析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通常流于行政事务的处理,如薪资管理、日常考核、考勤、上传下达等等,这些任务如果构成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或全部,那么人力资源管理就会缺乏前瞻性和创新力。将人力资源制度纳入到业务建设的内容中,将个人的成长与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与活力,这才是提升组织内源发展能力的基础。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制度建设上,我们需要坚持合理的策略,结合每项制度的特征和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做好制度建设设计。
2.1提升制度建设的激励能力
建立合理激励制度是提升制度管理的关键所在。薪酬制度是激励的核心,同时也包括其他各种激励手段,如精神奖励与培训奖励等。以薪酬制度为例,公共图书馆因为地区差异,各馆的财务收支、分配能力等不尽相同。近年来,随着各公共图书馆岗位管理制度的推进及绩效工资的实施,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会因岗位与职责不同而不同,原来平均的一锅端现象越来越少。事实上,2011年以来,人社部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方案,以及配套建立起的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图书馆薪酬体系。尽管其中有许多强制性的要求,但是各公共图书馆关于绩效工资的分配仍然具备一定的自主度,各公共图书馆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分配方案,报相关部门审批后发放。可以相信公共图书馆建立的薪酬激励制度,会大力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公共图书馆通过奖勤、奖优等制度设计,也是引导员工成长的一种灵活多样、积极有效的手段。公共图书馆的奖励包括物质与精神奖励。奖励制度有许多,如有关于业务完成的奖励,有关于为公共图书馆取得荣誉奖励,有学术与科研的奖励等。一般而言,公共图书馆奖励越多,其组织内的正能量就会越多。
2.2加强制度建设的决策力和执行力
决策力与执行力是管理制度得以实施的重要能力,它决定了制度与实践能否结合并统一。如果没有决策力与执行力,再完善的制度设计也必将成为空话。公共图书馆是馆长负责制度,馆领导是单位核心与关键政策和制度的制订者与推动者。对公共图书馆而言,其发展的优劣直接受到馆领导的影响,各级政府与主管部门从法规与选任机制上,都非常重视馆领导的选任。执行力的核心在员工。执行力与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其中包括岗位管理制度能否做到选人适任、能上能下等等。当然,我们也可以实施一些制度,如有些图书馆通过不同的岗位轮换,使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得到相互体验,提高了业务部门的全局思维与协作能力,强化了管理部门的保障意识与服务意识;也可建立起如危机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提升团队的应对能力与执行能力。
2.3以组织文化推动制度建设
是否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是衡量公共图书馆是否具备活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组织文化中,新进员工能否得到工作经验的分享、员工能否在工作上得到帮助与认同、上司是否对员工有着公正的评价、员工是否有归属感、是否对图书馆价值观认同等等都是组织文化的体现。湖南图书馆倡导建立“温馨、快乐、健康、民主、职业化“的组织文化,并且通过各载体将组织文化承载到员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如以馆歌、馆训,以及工会的相关组织活动与文化仪式等来推行。组织文化的实施将有利于团队的凝聚力与对管理制度的认同。如果员工愿意付出本职以外的努力,那么员工就有着较高的职业荣誉与使命感,即使有更好的机会也不离开图书馆,那么这种认同就可能融到了员工的血液里,这肯定是最高的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