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将学习动机作为影响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因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471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的动机与自主能力的相关性调查,发现不同类型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合相关理论,作者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他们的自主能力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相关性
1. 引言
在过去30多年时间里,国内外学者在自主性英语学习(learner autonomy)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自主学习概念的界定、自主学习者特征的描述、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剖析和怎样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徐锦芬、占小海,2004),而对学习动机——学习者个体差异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与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开展较少。本文拟采用实证研究为主的方法,进行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2. 文献综述
2.1 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由于动机定义的复杂性,研究者们通常采用分析动机的内在结构,提出各自的动机类型/动机模型的方法来定义动机(如Gardner和Lambert,1972)。在本文中,动机被认为是影响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因素,采用高一虹等(2003)的动机类型分类方法来描述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动机。由于研究的需要,文章中将高一虹等在研究中得出的动机因子进行了重新的命名,归类1和编号(如下图所示)。
2.2 自主性英语学习研究
自主性英语学习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对于自主学习概念的定义可分为 :过程说(如 :Huttunen, 1986;董成如,2003等)和能力说(如 :Holec, 1981;肖飞,2002;张彦君,2004等)。同时,学者们几乎都是对自主学习者的特点进行了描述,以此作为对已经给出的自主学习概念的补充(如 :Holec, 1981;Dickinson, 1993 ;Chan, 2001等)。本文将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Autonomy in English Learning (AEL))定义为学习者具有的、能够有意识控制自己英语学习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习者能够:
1) 提出自己的英语学习目标和计划;
2) 运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
3) 监控和评估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
2.3 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在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的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一些学者,如Deci和Ryan (1985),Dickinson (1995),Dornyei和Csizer (1998) 认为,自主决定动机。
而Spratt和Chan (2003),Cotterall (1999), Littlewood (1996:428),Ushioda (1996)等学者认为动机决定自主。
上述两派学者对于动机和自主关系的论述有各自的理据,但他们都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动机和自主的方向性关系上,即是自主决定动机还是动机决定自主。而且他们的研究建立在逻辑分析基础上,缺少实证支持。本文将动机看成是影响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因素,主要探究不同类型的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之间存在哪些联系。
3. 研究方案
3.1 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主要旨在探究:
1)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
2) 如果存在,
①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总体上呈现哪些特点?原因何在?
②子动机和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哪些特点?原因何在?
3.2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择来自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20名)和西南石油学院(251名)的471名大学非英语专业二年级本科生作为调研对象。 之所以选择二年级学生是因为他们经过了近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适应了大学英语学习,具有大学生英语学习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