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斗争是讲求伦理规则与伦理秩序的。在罢工过程中,矿工们的动物似的野蛮杀戮行为是不符合伦理规则的。艾蒂安虽然唤醒了矿工们的人性因子,但在矿工身上的兽性因子远远大于人性因子,因此,矿工们完全失去了控制与理智,不讲组织和纪律,不听从艾蒂安的指挥和领导,只顾疯狂地打打杀杀。整个罢工过程中,资方只有非常小部分人员伤亡,矿工们打伤的大部分是复工的工人,他们本是站在同一个队伍,矿工却对他们下手,违背了伦理道德。矿工群体是罢工的主体,主体的不受控必然导致罢工的失败。
“伦理选择使人真正脱离了低等生物界,变成了与野兽相区别的、伦理的存在。”[8]人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才使自身区别于兽,而伏安煤矿的资方却想方设法将矿工变成了兽。资方为矿工们提供狭窄的居住环境与非人的工作环境,让矿工禁锢在煤矿,拼命地劳动,丧失思考的能力。资方在矿工的管理中也异常凶狠,以减少工钱来威胁造反的矿工,慢慢地将一辈一辈的人驯服。从伦理的角度看,资方是不人道的,左拉通过这种将人兽性化的描写猛烈抨击了资产阶级的狡诈与卑鄙,更是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阴暗面。
注释:
[1][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2][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40页。
[3][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9页。
[4][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54页。
[5][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59页。
[6][法] 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183页。
[7][法] 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292页。
[8]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第1页。
参考文献:
[1]刘艳青:《〈萌芽〉自然主义风格评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2]梁异华:《工人运动的颂歌——〈萌芽〉与〈母亲〉比较》,《华中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3]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外国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法]左拉著,符锦勇译,《萌芽》,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5]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