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织结构不合理。组织结构是指内部各种组织机构的组合程序,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包括:一是应该设置什么样的组织机构;二是各组织机构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关系;三是各种组织机构的设置和组合怎样才能实现最高的运作效率。实际上,许多组织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并没有认真考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及其联系,对组织机构的设置随意性大,而科学性、合理性不足,结果是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能交叉,相互掣肘;协调困难,效率低下;层级较多,反应较慢,这些都会使执行能力降低。
3.管理制度的可执行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研论证就仓促出台,经常性地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真有了好的管理制度也得不到有效执行;二是管理制度的系统整合性差,难以形成提升管理效益的合力;三是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可行性、人性化,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使员工把执行制度看成是一种负担而产生逆反心理,从而降低了执行力。
4.业务流程不科学。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是组织的战略决策得到有效执行和战略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渠道。但是,在许多组织内部,仍然存在着业务流程不顺畅、不合理、不规范、繁琐而低效的现象,致使高层布置的工作很难顺利地推进,结果仍要花费额外时间和精力去协调才能最终完成。
5.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影响执行力的问题。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内部分工不明确,界面不清楚,责任未到岗到人,以致决策方案在中下层贯彻执行时,相互推诿;二是过分迷信目标管理,以为靠业绩和奖惩就可以主宰一切,然而下属却缺乏执行的技巧和能力,致使目标迟迟不能实现;三是工作方案和计划不精确,现实性、可操作性差,对问题、意外估计不足,导致执行过程中必须反复请示,延缓了执行的进度;四是缺少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6.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经济社会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要求员工必须快速地适应和提高自身素质。然而,许多组织缺乏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和学习机制,缺乏对员工执行力的培育和提升,致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对任务的认识不统一,行为也不尽规范,结果在实施计划中各行其是,很难形成合力,也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7.缺乏执行力文化的塑造。当前大多数组织的文化建设都更关注于组织理念的教化和思想的统一,至于如何通过组织文化影响执行者的意识进而改变他的心态,最终让执行者坚定不移地执行组织的决策,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执行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换句话说,许多组织不缺乏组织文化,但缺乏执行力文化。
8.管理者没有常抓不懈。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对政策的执行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虎头蛇尾。
二、地税系统引入有效执行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有效执行作为现代的管理理念,已经被国际知名企业广泛应用,作为企业组织文化进行培育和发展,并且取得了管理和经济效益的丰硕成果。地税局作为政府的公共管理部门,适时提出“有效执行”,是在政府部门从观念思路的竞争转变为行为和结果的竞争的要求下转变工作作风、务实创新的必然选择,是保证好的策略、好的思路、好的战术能顺利实现的前提。如果没有有效执行,再好的工作计划、目标都无法实现,因此,有效执行必将成为企业和政府获得成功的共同秘诀,尤其对中国的政府部门落实有效执行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一)有效执行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地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灵魂。有效执行恰恰找准了这个与税收工作紧密结合的最佳切入点,因此,当前提出有效执行是深入贯彻党的思想路线、运用党的思想路线、反映党的思想路线的体现。
(二)有效执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地税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有效执行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因为,无论是依法治税还是以德治局,无论是内强素质还是外树形象,都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在税收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因此,有效执行就是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代表广大纳税人的根本利益、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工作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