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注册会计师造假及监管机制比较研究(2)

2010-07-11 01:05


  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体系一直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健全、最有效的。在资本市场里比较成熟的华尔街接二连三地爆发丑闻事件引发了对美国资本市场和财务报告制度的讨论。新经济使得美国会计准则的缺陷变得非常突出,利用这些漏洞与缺陷足以把陷入困境的公司打扮成实力非凡的公司。
  尽管华尔街丑闻与美国的公司制度、会计制度、证交会、会计事务所、投资银行、媒体等诸多因素有关,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需要检讨美国的会计准则是否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重新审视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
  目前FASB是一个非盈利的民间组织,它的权威来源于法律要求公共公司的财务报告必须遵守公认的会计准则。它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大公司的自愿捐款。以非盈利的民间机构来制定会计准则的初衷,是希望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免受政治或商业利益的影响。而事实上,每当FASB拟发布的准则可能降低公司的盈利时,特别是当一个会计准则对企业财务报告影响较大时,实力强大的美国大公司往往通过国会对FASB施加压力。FASB必须为平衡各方利益而妥协,结果是准则的制定过程漫长,而最后公布的准则在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上又大打折扣[2](53页)。
  (二)中国注册会计师造假成因分析
  第一,制度缺陷。众所周知,中国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是从原来挂靠在各个财政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脱钩而来的。但是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却是一刀不能两断。各种挂靠的遗留问题,使得这种脱钩迄今为止仍然只停留在形式上。
  第二,利益驱动。处于快速原始积累阶段的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生存,为了抢夺市场,自然把挣钱作为终极目标。
  第三,监管不力。由于监管不力,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关系也扭曲变形。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中介机构,都存在消极的心理对策:只要不被监管抓住,赚到钱,就算是成功的经营。
  第四,民事赔偿与刑事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违反规定,故意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成灾说明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存在着对虚假会计信息的旺盛需求,只要造假预期成本小于造假预期收益,上市公司就有“博弈”的理由和冲动。应当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加大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使会计造假成为无利可图的行为。
  第五,企业组织形式。截至2000年年底,我国九成以上的事务所仍是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制的很少;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合伙人制的事务所,是以事务所所有资产和合伙人个人财产来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则是仅以公司资产承担责任。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大力推行合伙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监管力度。
  第六,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经典的解决办法有两种:一是公司治理结构,二是经理人股票期权,都需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此作出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制度安排。但不剥夺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投票权,独立董事立得起来吗?如何确定独立董事的报酬?拿了钱该为谁说话?
  第七,现行聘任制度。为什么“银广厦”的问题不是由审计人员发现,而是由记者发现?是因为记者所拥有的独立性恰好是审计人员所缺少的。内部人控制下,审计人员由管理层与大股东聘任,股东大会在审计人员聘任方面没有决定权。由此可以想象审计人员行业的困境:规范执业等死,不规范执业找死,反正“死路一条”;审计人员干得好进医院,干不好进法院,成为“两院院士”。建议终止由上市公司聘任审计人员的做法,改由证监会或交易所聘任审计人员,所需资金由特别基金解决。若短期内难以实施,可选择绩差公司以及有违法违规记录的公司先行试点。并实行上市公司审计强行轮换制度。

中美注册会计师造假及监管机制比较研究(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资产评估机构风险管理系统构建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