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2)

2010-06-18 00:39


  5.基础设施。这是评价国家(地区)基础设施能力和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程度的指标。1992年以来该项指标波动较大,迄至1997年世界排序降至第十九位,之后逐渐回稳,亚洲金融危机后也依然保持相对稳定。香港基础设施世界排序相对落后,重要原因之一是与指标本身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关。例如计算机使用总量,计算机总功率及可耕田面积等总量指标对香港城市型经济体而言显然是不合理的。因此,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被严重低估。事实上,从比较角度看,香港在亚太地区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通信系统已成为当今香港企业越来越不可缺少的方面。香港被誉为亚太地区的通讯中心,迄今信息产业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微波通信等先进技术得到广泛使用。香港又是世界上首个拥有全数码系统电讯网络的城市,人均图文传真及移动电话使用率居世界第二,人均国际电讯使用率及传呼机拥有量居世界第一。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后加大对香港城市路网,环境保护,资讯基础设施的投入,这些无疑将对未来几年内香港基础设施竞争力产生正面效应。
  此外,香港国民素质指标的现实表现虽不理想,1996年世界排名第22位。但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国民素质竞争力排序呈上升趋势,它将成为香港国际竞争力的潜在优势。综观IMD及其他国际机构对香港的综合评价表明:过去两年来,虽然香港国际竞争力有所减弱,但其现实优势及潜力仍不可低估,香港国际竞争力的领先地位不会因此动摇。
    二、香港国际竞争力下降的影响因素
  香港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在IMD和WEF2000年报告中大幅滑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香港科技创新相对落后。为了反映知识经济的到来,IMD和WEF对2000年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作出重大的调整。WEF在测量国际经济竞争性的指标构成中,加大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比重,列入了一个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技术开发能力与创业难易程度的“经济创造力指标”。并将其放在金融环境指标和国际化程度指标同等重要的地位。按照这种调整后的指标,2000年国际竞争力世界排序与1999年相比发生较大变动,那些在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方面有较好基础的国家(地区),其国际竞争排序有较大幅度上升,如美国取代连续八年保持国际竞争第一的新加坡,新加坡则屈居第二。香港则由1999年的第三位下降到第八位。由于香港国际竞争力体系指标中金融环境和国际化程度这两项重要指标都没有发生突发性改变,因此,香港国际竞争力排序大幅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创造力指标表现较差。经济创造力指标是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科学技术指标,另一部分是反映新企业创新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从IMD历年报告分析看到,科学技术指标在香港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1992~2000年其世界排序徘徊在第二十二到二十五位之间。以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研究与开发投资额占地区生产总额的比重、技术开发人力、研究机构数量等指标表示的科技开发能力来衡量,香港远远低于所有OECD国家及亚洲其他三小龙水平。过低的科研开发投资是香港科学技术水平相对滞后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香港缺乏科技基础设施和忽视科技政策,截至1997年,港府实际过去每年对科技投资额年均仅占本地生产总值的0.03%,大大低于韩国的1.84%和新加坡的1.27%。而且,香港的教育偏重人文科学,投入到工学系的教育经费低于人文系,科学技术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人才长期严重不足。据最近香港资讯科技网络工程人员协会的统计资料,目前香港每年实际缺乏的资讯科技人才超过1.3万人,其中半数一般是大学学历的操作人员。这显然难以提高香港本地技术创新能力。除科学技术指标以外,WEF报告所设立的反映企业将技术创新转化为生产力难易程度的创业指标,香港的世界排序均落后于亚洲其他三小龙,这反映香港缺乏对中小企业创业的有力的支持,及其科技创新在支持经济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缺陷。

香港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浅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市2007年度民营经济统计监测工作要点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