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生成问题 激活学生体验(5)

2010-06-17 18:39

    ﹙3﹚偏差反思

    在一元与多元并存的时期,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感悟,肯定会存在偏差。偏差的存在并不可怕,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反思偏差存在的原因,那么偏差以可以成为生成的一种的源泉。有一节品德课上,我讲了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并让学生说说听了边个故事后的感受。同学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称,狐狸很坏、很狡猾;乌鸦很傻、很可笑之类的。有一名学生兴奋地说:“老师,狐狸很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我妈妈给我讲《狐假虎威》时评价狐狸聪明。”当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时候,我没有采取扼杀的态度,而是引领大家共同来讨论。在不断的辩论当中,学生认识到狐狸是很聪明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他们的聪明却用错了地方,是建立在获取不正当利益的基础之上的,有悖于做人的原则。想想《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与《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彼狐狸非此狐狸,怎能混为一谈、同日而语?前者是欺诈卑劣而后者则是生存智慧。很显然是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学生在反思偏差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聪明,对智慧的打捞的认识和感悟,我相信这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也会产生影响。

    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作为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去接受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断培养学生的质疑的意识。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验感悟

    体验是发展之源,发展是体验之果。体验是学生以生活活动为载体,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一定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在体验生动的问题情境中,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发展思维,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学会从体验中认识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发展学生的个性,情感,意志态度。

    1、生活体验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的生活更是如此。多彩的生活也给学生带来各种不同的认识,这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还很稚嫩,认识问题也不够全面,也很容易被生活中的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他们对实际生活中所遇到过的和观察到的许多情况会产生困惑,产生问题,特别是和书本知识对照,有些更是难以解释,因此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暴露自己真实的思想,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教育,以免学生产生模糊的认识和盲目的行为。如《相信科学不迷信》一课,针对目前社会上迷信比较盛行的现象和学生中有不少人也对迷信现象表示认可的实际状况,我在上课时首先提问: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迷信活动,在学生们列举了看相、算命、看风水、巫婆驱鬼、拜菩萨、接送灶菩萨、做道士、庙里点蜡烛等现象之后,我又问:那么你们自己参与了哪些活动?当我了解到班级中有很多同学都是在大人的要求下,有拜菩萨和到庙里点蜡烛的情况之后,我就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产生问题:你们爷爷奶奶这样虔诚地信佛,得到过菩萨的保佑吗?请你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你跟着爷爷奶奶去庙里烧香,见到过菩萨显灵了吗?你家以前很穷,为什么菩萨不来保佑、照顾你们,而到现在政策好了,才使你家富裕起来等等,使学生对是否有菩萨产生疑问。

    2、情境体验

    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一定要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根据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学生心弦,引发体验。如教学《学习做事讲效率》一课,通过学生的情景剧表演,逼真地创设情境:小丁睡得正香,刺耳的门钟响了。7:00啦!小丁连忙翻身下床,洗漱5分钟,煮早饭5分钟,吃早饭5分钟,如何能在7:20前完成呢?情景剧定格。学生一阵议论之后很快明白统筹安排能省出时间做更多的事情,这又何乐而不为呢?又如教学《敬礼!亲爱的老师》一刘时,老师点燃了红烛,轻轻地播放着小提琴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学生心里时流淌着一种温馨的感受。深夜老师窗前的灯光,雨夜的家访,老师鼓励的目光,严格的要求,严厉的批评,语重心长的谈话……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帮助、教育的情景——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的心头涌动着对亲爱的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发掘生成问题 激活学生体验(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谈谈反思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