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2)

2010-06-18 01:30

五是开展了安全工作重在预防的教育。所谓“预防为主”,就是在安全管理上,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科学、探索规律,要谋事在先,采取有效的事前防范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融入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当中,融入员工个人习惯的养成之中,融入到按章操作的具体行为中,使安全生产管理由被动地接受强制性管理转变为自愿参与。

六是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围绕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党政工青各级组织开展了“党员责任区”、“井口送温暖”、“安全知识有奖答题”、“安全在我心中”千人签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坚持网岗员、民兵哨长年上岗查隐患、保安全活动。

 “人人讲安全,人人抓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在安全生产中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到目前为止,全矿始终保持安全生产无事故的良好势头。

二、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培育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管理文化。

每一个企业,由于它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发展历程和发展道路的不同,也由于它们所在行业的差异,决定了各自的管理风格、管理特色的差异性,形成了具有各自特点的管理文化。**矿虽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工建设,但期间几度停缓建,直到 2001年7月恢复建设,2003年投入试生产。是我们**集团第一个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投产的矿井。正如董事长总经理**要求的那样,“以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新的装备、新的理念”建设高标准、现代化新矿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矿从组建就确立了走新井新机制,一井一面,高产高效,用人少、效率高的发展之路。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大平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文化。

1、思维创新,树立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理念。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改革创新始终是我们**人的追求,是**集团几十年来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我们认为,**矿是新矿井,用人少,效率高,要实现高起点起步、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最广泛、最充分的调动每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突破旧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习惯做法,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从建矿之日起,我们就把“实事求是、无私风险、艰苦奋斗、改革创新”、“新井新机制”、“依靠科技兴矿”、“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等观点,作为矿井发展的力量源泉。并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只有创新才能发展的理念在员工中牢固树立起来,增强员工创新的勇气和决心,鼓励员工在各项工作中大胆进行改革创新。

2、管理创新,实行新井新机制。为了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新体制, 2003年七月在集团公司率先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用工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几十年不变的一岗定终身的用工制度,员工能进能出成为现实。为了真正体现工效挂钩,按劳动、按绩效参与分配的原则,让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进行了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调动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矿井定员1500人,决定了**矿在人力资源管理上要创新。因此,全矿实行了一职多能、一岗多责的管理方式。正是运行了适应市场运行规律基本要求的新机制,**矿才在短时间内,迅速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3、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兴矿。我们把科技兴矿、“科学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的理念融入到每名员工的行为当中,大力开展科技创新、科技攻关,带动了矿井的快速发展。针对软岩矿井、煤层压力大的特点,不断探索新型支护技术,推进巷道支护改革,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矿井实际生产需要。与此同时先后对不适应和制约生产的环节、系统进行改造和调整。综采工作面运顺皮带的运输能力由原来的1千吨/小时提高到1.5千吨/小时;主井绞车提升速度由原来的每小班170多斗直接上升到600多斗,日提升能力达15000吨;选煤系统的处理能力比原来提高近三倍,年洗选能力达300万吨。快捷的信息化办公平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2003年末**矿被评为“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矿井”。

新矿井企业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文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