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政府要加大对“五保户”、特困户和灾民等农村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农村“五保家园”。有条件的村要逐步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以加强组织引导为基础,狠抓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两个积极性,创造新农村建设工作新机制
新农村建设的美好蓝图能否变成现实,关键在于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否对路。当前,贫困山区许多农民通过打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实现了增收,建新住房、改变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成为他们的现实要求,我们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进行组织和推动。
1.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和引导。从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来看,新农村建设的成败首先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足够的决心。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韩国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全国动员,持续抓了十来年时间,为韩国的新村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委政府的一件大事,事关农业农村的长远发展和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新农村建设真正列入议事日程,明确工作重点,精心组织引导。要建立分级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使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有着落。县、乡、村各级各部门都要成立领导小组,抽调精兵强将专职负责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有效地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大拆大建、大包大揽、贪大求洋、急功近利”等错误做法。
2.充分调动镇村干部和人民群众两个积极性。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还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成败还取决于是否有干部的真心和农民的信心。首先,要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要以亲民、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三民”活动为抓手,创建好的镇村班子,将新农村建设成绩突出的镇村干部予以提拔和重用。其次,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参与新农村建设。如果只有政府一厢情愿,单打独奏,搞几个点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政府大包大揽,把新农村建设的所有工作都包办了,恐怕效果不好,不仅难以完成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而且势必让农民养成“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江西赣州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个好机制,那就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在新农村建设初期,政府通过“试点”进行总结和探索,组织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试点”改为农民或村“自己申报”,使农民既清楚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政策,又有现成的建成点可以作为参考,由此引导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农民互动的良好局面。
3.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告诉我们,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关键是是否形成上下齐心的联动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各行各业都要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人才、资金、技术等对农村的支持和对口帮扶。要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