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正确的价值观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缩小收入差距,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作出正确的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现社会公平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配制度的调整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探究二 答案 (1)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整体决定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齐心协力推进改革。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4)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可以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要宽容改革失误,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1.B 2.D3.B4. B5.A 6. B7. A8.A9. B10.A
14.(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要求深化改革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这一点。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说明了这一点。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激发人民群众智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释放更多“改革红利”说明了这一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