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复习资料(DOC)(3)

2018-09-18 15:43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这一系统和文化活动在作用于社会和人(环境)时对人和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即产生正功能时,它对社会和人(环境)产生的消极作用。

在现实中,它表现为:可能阻碍人的发展、有可能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造成人们唯工具理性思维模式,强化种族中心主义等。

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教育具有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 社会对教育的影响要经过教育选择 ? 教育自身具有自我保存的功能和继承性

? 社会性是教育的派生属性,生命性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

能是教育的内在功能,社会功能是外在的功能

? 教育社会功能的实现只有通过其个体功能的实现才能实现 (二)影响教育功能发挥的因素

主要分为两种因素:内因和外因。

内因包括学生的文化素质,理解能力,生活阅历,对教育的态度等。

外因包括社会的大的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人的小教育环境,教育者的教育素质等。

三、教育的目的

(一)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的含义: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身心各方面产生怎样的积极变化或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为教育确定的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是社会通过教育过程要在受教育者身上形成它所期望的结果或达到的标准。

2、教育目的的功能:

(1) 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 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 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1、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1)教育产生于社会需要,与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及其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必须依据社会现实和发展需要来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

(2)教育目的含有对人的素质发展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要依据社会现实及其发展来确定,也要依据人的身心发展和需要来确定。 2、教育目的确立中的价值取向:

–6–

(1)、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 代表人物: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帕克、马斯洛、罗杰斯等 ? 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受教育者的本性、本能的得到发展;

? 教育目的的确定应当从个人的本性和需要出发、而不是从社会的需要出发 ? 个人价值高于社会的社会的价值,社会只有有助于个人发展的时候才有价

值;

? 评价教育的价值应该以其对个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 代表人物:涂尔干、凯兴斯洛夫

? 教育的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求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延续;

? 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社会的需要来确定;

? 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只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其价值才能有实现; ? 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 (3)、重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相互调试价值取向

? 主张教育目的的确定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需要辩证的统一起来 ? 及要依据社会的需要也要依据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使教育既体现社会目

的,也体现个人目的。 ? 在教育目的确定上,只有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正确结合起来,才是科学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1、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同时个性也获得发展 (3)要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

体育: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美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五育之间的关系

?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

–7–

? “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

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 “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 ? 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

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的途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技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人的终身发展。那种以考试为唯一目的,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教育和人的发展的做法违背了我国的教育目的。

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是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开展素质教育并不等于取消考试,不考试。

目前,应试教育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有:传统考试子都的惯性(影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发达,受就业岗位的限制;教育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教师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偏差。

(四)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教育目的

? 科学的人文主义教育。把体力、智力、情绪和伦理综合起来,使人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 学会学习: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 终身教育:指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发展阶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教育。

四、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 (一)教师的定义、教师的角色、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及途径

1、教师的定义:

广义的教师是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的教师系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人,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狭义方面来理解,即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育基础复习资料(DOC)(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创新心理课堂教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