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1,4-糖苷键 D、 -1,
4-糖苷键
14、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中最终接受底物脱下的2H的辅助因子是( )
A、线粒体内有NADH+H呼吸链和FADH2呼吸链。 B、电子从NADH传递到氧的过程中有3个ATP生成。
C、呼吸链上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完全按其标准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到高排列。
+
A、FAD B、CoA C、NAD+ D、线粒体呼吸链是生物体唯一的电子传递体系。
D、TPP
2、下列化合物中除( )外都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A、CoQ B、Cytb C、CoA 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每分子葡萄糖经三羧酸循环产生的ATP分子数比糖酵解时产生的ATP多一倍。( × )
2、哺乳动物无氧下不能存活,因为葡萄糖酵解不能合成ATP。( × )
3、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需要磷酸己糖异构酶及磷酸果糖激酶催化。( √ ) 4、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之一,酵解途径和三羧酸循环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 × )
5、糖酵解反应有氧无氧均能进行。( √ ) 6、在缺氧的情况下,丙酮酸还原成乳酸的意义是使NAD+
再生。( √ )
7、三羧酸循环被认为是需氧途径,因为还原型的辅助因子通过电子传递链而被氧化,以使循环所需的载氢体再生。( √ )
8、动物体内合成糖原时需要ADPG提供葡萄糖基,植物体内合成淀粉时需要UDPG提供葡萄糖基。( × )
三、问答题:
1、何谓三羧酸循环?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2、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其生物学意义何在? 3、糖酵解和发酵有何异同?糖酵解过程需要那些维生素或维生素衍生物参与?
4、试述糖异生与糖酵解代谢途径有哪些差异。
四、名词解释 糖酵解 三羧酸循环 磷酸戊糖途径
糖的有氧分解和无氧分解
糖异生作用 第五章 生物氧化和氧化磷酸化
一、选择题
1、关于电子传递链的下列叙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 )
D、NAD+
3、一氧化碳中毒是由于抑制了哪种细胞色素?( )
A、Cytc B、Cytb C、Cytc
D、Cyt aa3
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
A、C→b1→C1→aa3→O2 B、C→
C1→b→aa3→O2
C、C1→C→b→aa3→O2 D、b→
C1→C→aa3→O2
5、线粒体外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内实现氧化磷酸化,其p/o值为( )
A、0 B、1 C、2
D、3
二、是非题(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1、细胞色素是指含有FAD辅基的电子传递蛋白。( × )
2. △G和△G0ˊ
的意义相同。( × )
3、呼吸链中的递氢体本质上都是递电子体。( √ ) 4、胞液中的NADH通过苹果酸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其P/O比值约为2。( × )
5、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在体内的生物氧化的化学本质是完全相同的,但所经历的路途不同。( √ )
6、ATP在高能化合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起着共同的中间体的作用。( √ )
7、所有生物体呼吸作用的电子受体一定是氧。( × ) 三、问答题: 1、 1、 什么是生物氧化?有何特点?试比较体内氧
化和体外氧化的异同。
2、 2、 氰化物为什么能引起细胞窒息死亡? 3、简述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