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马工程)教案(10)

2021-01-26 23:20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调的框架体系,包括组织内部的职能分工,和纵向的层级体系。组织结构的形式包括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和矩阵制。企业在不断对组织结构进行动态调整,扁平化、柔性化、无边界化、虚拟化成为组织结构演进的大趋势。

第三节分析组织整合。层级整合是指组织在纵向设计中需要确定的管理幅度、层级数量以及体现了不同集权程度的各层级之间的权责关系。直线管理人员是指位于组织纵向层级中特定职位的管理者,拥有直线职权。参谋人员是指从专业的角度为特定层级的管理者提供咨询、建议的管理者。

2.基本概念

组织设计的任务,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设计的原则,管理幅度,分工与协作原则;组织结构,机械式组织,有机式组织,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扁平化,柔性化;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层级整合,职权,直线职权,参谋职权。

3.基本理论

(1)组织运行制度设计是指为了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行进行的制度和人员方面的安排,包括沟通系统设计、管理规范设计和激励设计。

(2)组织设计的原则可以归纳为目标一致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有效管理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和柔性经济原则。

(3)组织结构的本质是组织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关系,包括工作任务的分解、任务组合和组织协调。

(4)职能制组织形式也称U形结构,以专业职能作为划分部门的基础,在各级管理人员之下根据业务需要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其从事职能管理工作。

(5)矩阵制组织结构的实质是为了加强职能制组织之间的协调,引进项目管理的形式开发的一种组织形式,非常适合需要横向协作的攻关项目。

(6)扁平化是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沟通工具与管理工具的使用,有效管理幅度得到提高的组织结构变化的趋势。

(7)当组织规模一定时,管理幅度与组织层级呈现出反比例关系。管理幅度越大,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组织层级越少;反过来,管理幅度越小,组织层级也就越多。

(8)有效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考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和性质、工作条件与环境以及成员的差异性等方面。

4.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六章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六章习题的案例二

第七章人员配备

一、教学目的

人员配备是现代组织进行人才建设的基础。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意识到人员配备的重要地位,熟悉掌握人员配备的基本流程。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

2.员工来源有组织内部人员和组织外部人员两种来源。

3.掌握人事考评的功能。


管理学(马工程)教案(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