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3.基本原理
(1)理性决策的主要环节可以分为:第一步,明确和界定面临的问题。第二步,分析所有目的和目标及其轻重次序。第三步,寻找所有可能的行动方案。第四步,预测和评估每个方案的所有可能结果。第五步,比较每个方案实现目的和目标的程度。第六步,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目的和目标的方案。
(2)行为决策理论:决策人模式,又称管理人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组织成员(管理者和员工)都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合理地选择手段的决策者。行为决策理论认为,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行为决策代表性模型:DHS模型,HS模型,BHS模型。
(3)决策背景的分析步骤:第一步,明确决策主题。第二步,提出假设。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资料。第五步,趋势预测和评估。
(4)决策树是具有代表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常见方法之一。这是一种以树形图来辅助进行各方案期望收益的计算和比较的决策方法。机会评价框架是在创新项目决策和创业项目决策中常见的方法,评价的对象是具有创新性的机会。
4.课堂讨论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四章习题的案例一
《管理学》学习指南与练习第四章习题的案例二
第五章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一、教学目的
决策是选择组织未来活动的目标和方向,计划则是将决策选择的内容展开,保证组织目标的达成。本章使学生了解到与决策相对应的计划类型与特征,掌握计划编制以及组织实施的方法,以更好理解如何根据内外部变化而进行适时的调整。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计划与决策的区别。
2.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主张和特点。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分析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
计划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计划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作用: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降低未来不确定性的手段;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工具;激励人员士气的武器。计划编制的方法主要有滚动计划法、项目计划技术、计划评审技术和甘特图四种。
第二节分析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
目标管理的重点是让组织中的各层管理人员都与各自的下属围绕工作目标和如何完成目标进行充分沟通。PDCA循环的特点在于:大环套小环;上升式循环;综合性循环。按预算的内容,预算可分为经营预算管理、投资预算管理和财务预算管理。
第三节分析决策追踪与调整。
决策追踪与调整,是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的追踪和重新调整的过程。决策追踪与调整的原则主要有: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