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结构设计技术措施(8)

2019-08-28 23:22

此,梁刚度不宜放大,扭距不宜折减。部分竖向楼面荷载将通过楼板的面外刚度直接传递给竖向构件,导致梁的弯距减小,相应的配筋也会减小,安全储备不足,应慎用。其主要针对板柱-剪力墙结构提出的。D、弹性楼板3,楼板平面内无限刚而平面外刚度是真实的,其主要是针对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厚板提出的。E、弹性膜,对于体育场馆、空旷房屋、楼板开大洞、楼板平面较长、平面弱连接、平面有较大凹入、转换层楼板、裙房屋面层、连体结构连接体及连接体两端上下各两层、错层结构咬合部位两侧楼板等,为了真实反映楼板平面内刚度(楼板平面外刚度为零),同时又不影响梁配筋的安全储备,采用弹性膜假定。此假定不能用于板柱结构。

11、关于位移比及周期比的问题:限制楼层位移比关注的是

结构实际存在的扭转量值即其关注的是结构实际承受的扭转效应;而限制周期比关注的是结构的抗扭能力即其主要目的是对结构的抗扭能力大小的判断。扭转周期过大,说明该结构的抗扭能力弱(注意,结构不一定有扭转,可能是完全对称的结构,如抗侧刚度过于集中在平面中部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这类结构一旦遭受意外的扭转作用,将会导致较大的扭转破坏,结构设计应尽量避免。一般来说,结构两个主轴方向的周期、位移宜接近,不应差异过大,可控制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第一平动周期相差不大于20%,即《抗震规

36

范》中的“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宜相近”。当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首先,应查找位移比超限位置、对应节点及方向,然后,如果位移角较大(整体刚度弱)则应加强超限位置处的刚度,如果位移角较小(整体刚度强)则可以将另外一侧的刚度减弱(相应位移增大);当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如果周期很短、楼层层间位移角很小时,说明结构抗侧刚度大、水平侧移很小。此时,在保证结构的层间位移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对楼层中部抗侧力构件做减法。即:1)取消、减短、减薄剪力墙,或在剪力墙上开结构洞;2)减小剪力墙连梁的高度;3)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弱化中部框架梁、柱等构件;反之,当周期较长、楼层层间位移角较大时,说明结构抗侧刚度小、水平侧移很大,此时,应对楼层周边抗侧力构件做加法。即:1)在周边增设、加长或加厚剪力墙;2)适当加高周边剪力墙连梁高度;3)适当加大周边框架梁柱的截面尺寸。总之,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加减法并用,注意应尽可能使抗侧力构件布置对称、规则、均匀、周边化,因为抗侧力构件的周边化布置既可以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又可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力刚度。尽可能减小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的偏心。

结构部

37

2010-8-30

38


北洋结构设计技术措施(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正宗湖北特色菜 - 图文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