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永综合保税区的无缝对接,逐步向自由贸易港转型,建成国家重要的保税物流基地、加工贸易基地和服务贸易集聚区。重庆高新区,加快向九龙坡金凤和白市驿—含谷组团地区拓展,拓展区重点发展信息、生物、科技孵化等高技术产业,促进石桥铺、二郎地区改造提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和总部高地。重庆经开区,加快向南岸茶园组团地区拓展,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装备制造、物联网等产业,建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图5 国家级开发区布局图
市级工业园区。二环区域内共布局10个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其中重点发展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港城、空港、同兴、西彭,以及花溪工业园区鹿角组团、江津工业园区双福
组团。内环以内及紧邻内环的花溪、九龙(A、B组团)、建桥、井口等工业园区逐渐调整生产功能,重点以电子元器件及通讯设备制造、中高端成品家具制造、精密制造等占地小、污染小的工业为主,逐渐向研发及总部经济的楼宇工业发展。发展提升空港工业园区两路组团、九龙工业园C组团等,近期保留园区的规模及发展方向,远期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转型。
图6 市级工业园区布局图
加强工业投入产出强度和环境准入管理,二环以内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70亿元、产出120亿元以上,外围组团应达到每平方公里投入60亿元、产出100亿元以上,禁止有污染的重化工业进入二环。
表3 市级工业园区主要发展方向
序号 园区名称 所属区县 一、重点发展园区 1 2 3 4 5 6 西 永 港 城 西 彭 空 港 同 兴 沙坪坝区 江北区 九龙坡区 渝北区 北碚区 主要发展方向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业(软件及服务外包) 家用电器制造(空调、冰箱、洗衣机)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铝及铝合金加工、镁及镁合金加工) 汽车制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临空高新产品)、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金属加工机械制造 医药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通用仪器仪表制造、汽摩整车及零部件 通用设备制造业(精密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互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精密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花溪园区 巴南区 鹿角组团 江津园区 7 江津区 双福组团 二、调整优化园区 1 建 桥 大渡口区 整合工业用地,重点发展外围电子设备制造、摩托车电子制造等 九龙A、B弱化重工业生产功能,重点发展汽车电子、电子部件、2 九龙坡区 组团 电动工具、精密仪器制造 3 井 口 沙坪坝区 减少工业用地,逐渐向总部经济发展 整合工业用地,重点发展小型通用机电设备、节能建4 花 溪 巴南区 材、中高端成品家具制造 三、发展提升园区 汽车制造业(汽车整车)、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1 九龙C组团 九龙坡区 子设备制造业 空港园区 强化依托空港发展中高端成衣制造、精密仪器以及半2 渝北区 两路组团 导体器件制造 江津园区 3 江津区 电力能源、造纸及纸制品制造 珞璜组团 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现代物流基地、西部地区商贸会展中心、高技术服务业示范城市.
(1)现代物流业。按照基地—中心—专业物流点的体系布局,建设团结村铁路物流、空港航空物流、南彭公路物流等三大物流基地,寸滩、东港、果园、西永综合保税区等物流中心,根据黄磏港项目建设适时启动其物流中心建设,并依托大型重点工业园区及交通枢纽建设若干专业物流节
点。同时依托三大国家级物流基地、五大物流中心布局建材家饰家居、汽摩配、金属材料、医药、农产品、数码产品、化学品等大型专业市场。
图7 现代物流业布局图
(2)高技术服务业。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服务业、创新服务业、信息内容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生物技术服务业,引导培育两江新区研发、信息及创新服务产业集聚,西永地区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集聚,重庆经开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集聚,重庆高新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科技孵化等服务产业集聚。信息及软件服务外包业主要布局在环境优美、上风上水的嘉陵江沿江地区及高等教育基地,重点发展两江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北部新区软件园以及西永微电子产业
园区。
(3)会展业。在两江新区悦来布局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在茶园—鹿角、鸳鸯、空港布局专业会展设施,依托嘉陵江、长江滨江地区以及北碚十里温泉城、九龙坡白市驿、大渡口钓鱼嘴、南山、铁山坪等风景优美的地区布局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的小型会议中心。
(4)商贸业。建成空港新城、礼嘉、西永、茶园、北碚5个聚居区新兴商圈。建成蔡家、水土、大学城、白市驿、西彭、巴福(陶家)、钓鱼嘴、龙洲湾、界石、鹿角、悦来、鱼嘴、石船、龙兴、峡口、大竹林、珞璜等17个聚居区大型购物中心。依据产业特色、服务人口及半径,每个聚居区配置1—2条特色商业街(区)或特色美食街(区)。按居住人口每5万人左右规划布局一个社区商业中心。
(5)房地产业。加快二环区域公共租赁住房、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积极稳妥发挥房地产业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适应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合理规划和建设一批生态型、人文化的高品质住宅小区,促进住房梯次消费。加强住宅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提升聚居区宜居环境。发挥土地供应、税收约束等调控作用,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合理、供求平衡、秩序规范。
(6)旅游业。立足满足市民日益提升的生活质量需求,依托主城巨大的客源市场基础和强大的旅游集散功能,重点围绕休闲、度假、健身,积极发展温泉疗养健身、城郊主题公园、乡村体验休闲、城郊休闲会所及高尔夫运动等旅游项目,在二环外周边地区大力培育发展旅游特色小镇,丰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