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大学城竞技中心、重庆缙云体育中心和市体育运动学校等综合性竞技训练设施。以“大田湾全民健身中心”为示范,在每个城市组团建设一座全民健身中心,继续推进“两江两岸健身长廊工程”、“全民健身登山步道工程”和区县“一场一馆一池”建设。建设江北石子山等一批城市体育公园,按照人均室外面积0.5平方米、室内面积0.15平方米要求,合理配备体育设施。推进教育系统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2020年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70%以上。
(6)就业和社会保障设施。围绕加快建设西部创业高地和技能人才高地,建立市人才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区县人力资源分市场;打造西部最大的基金监管中心;在北碚区和南岸区分别建立一个市级创业服务中心;构筑劳动争议仲裁实体化体系。
(7)人口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围绕“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总目标,建立中国西部人口发展研究与生殖健康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改善各镇街计划生育服务站的条件。
功能性设施。在临近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的地区设置大型博览、主题乐园、影视文化和体育等活动预留区;在大竹林西部嘉陵江畔规划新建一处专业性会展场馆,以此强化两江新区会展、社会服务、现代商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功能;及早控制园博园周边用地,为将来重庆举办世界型、洲际以及国内大型活动预留发展空间。
表6 部分功能性设施近期建设项目
序号 设施名称 所在位置 功 能 1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渝北区悦来 会议展览 2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园 北部新区鸳鸯 国际园林博览会场、城市公园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爱心庄园 广阳岛开发 钓鱼嘴半岛开发 西永商务区 巴渝园 悦来老街 金刚碑老街 鱼洞老街 中梁山老街 镇 马王场老街 大渡口区马王场 传统风貌街区 江北区铁山坪 社会福利示范项目 南岸区广阳岛 中央商务区高档生活配套区 大渡口区钓鱼嘴 沙坪坝区西永 北部新区鸳鸯 渝北区悦来 北碚区金刚碑 巴南区鱼洞 九龙坡区中梁山传统风貌街区 中央文化休闲区 重庆西部商务中心 传统风貌街区 传统风貌街区 传统风貌街区 传统风貌街区 十、资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大气污染防治、保护饮用水源、改善两江及次级河流水质、建设绿色屏障为重点,促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力争2010—2011年基本指标达标,2012年考核指标全面达标,2013年通过验收。
构建生态绿地系统。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生态环境系统,保持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和自然性,合理确定城市建设空
间,构建“紧凑型城市,开敞型区域”的空间形态。维护森林屏障,保持和恢复河道等湿地系统,加强水源涵养。促进城市绿地向生产生活区内的渗透和有机融合。生态绿地系统主要分为山体生态廊道、水系生态廊道、交通绿色廊道和城市绿地斑块4类。
图14 生态绿地网络结构图
(1)山体生态廊道。分为山脊生态廊道和其他生态控
制区。主城区内一级山脊生态廊道包括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东温泉山、圣灯山等山体;二级山脊生态廊道包括龙王洞山、北部中央山脊线(华蓥山)、南部中央山脊线、桃子荡山、莲花山、寨山坪、樵坪山、云篆山等。在二环区域景观生态功能格局中的重要位置设立生态控制区,主要功能为生态环境保护、景观培育、防灾减灾、观光旅游、科考探险、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等,包括大面积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重要山体(缙云山、中梁山、龙王洞山、铜锣山、明月山等)中的森林生态控制与山体管制区,郊野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严格控制山体生态廊道范围内的城市建设活动,并严格保护组团隔离绿带和山坡绿地。
(2)水系生态廊道。一级水域生态廊道为长江、嘉陵江;二级水域生态廊道为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水系生态廊道的控制:长江、嘉陵江(常年水位线)在城市建成区内两侧水平距离各20—30米,在非建设区段两侧水平距离各为20—50米;梁滩河、大溪河、璧北河、栋梁河、朝阳河、肖家河、跳墩河、花溪河、一品河、苦溪河、清水溪、盘溪河、伏牛溪、跳蹬河等二级河流的干流(常年水位线),在城市建成区内两侧水平距离各20米,在非建设区段两侧水平距离各20—50米,保护原生态,进行生态恢复。
(3)交通绿色廊道。依托高速公路、铁路干线以及城市快速路、部分主干道形成环状加放射状的交通绿色廊道,并将各次级道路系统中的一部分与主要交通廊道连接成多
条区域绿道,成为快速交通与景观、步行、健身、自行车道、防护带和动物迁徙通道等集合的多功能绿色通廊系统。高速公路、铁路在城市建成区内两侧水平距离各控制20—30米的防护绿地,在非建设区段两侧水平距离各控制50米作为防护绿地。根据主城区南北向绿地较发达的特点,加强东西向交通绿色廊道建设。
(4)城市绿地斑块。主要为大中型城市公园(广场)和一些融入城市建成区内部的中低山体丘陵公园绿地(如照母山、平顶山、鹅岭、枇杷山等)。在靠近中心区、人流密集地的地方建设大型广场,用地面积按50万平方米左右控制,注重以人为本的绿化设计,加强广场内遮阴大树的保护与培育;同时结合公园的布置,形成分布均匀、尺度宜人的公共开敞空间。结合区域功能创建不同的绿化形象,通过空间的分割和围合,与山体生态廊道、水系生态廊道、交通绿色廊道构成网络状的生态空间结构。
环境功能分区控制。划分三级环境保护区和两级饮用水保护区。一级环境保护区包括重要山体地段、风景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规划、以及其他具有特殊自然和文化保护价值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控制,噪声按照国家一类混合区控制。二级环境保护区主要包括二环影响地区各城镇的城市建设区,空气环境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控制,噪声按照国家二类混合区控制。三级环境保护区主要包括工业园区,其空气环境质量按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控制,噪声按照国家工业集中区控制。明确饮用水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