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数的86.56%。2013年我县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7.77岁,其中男性75.54岁,女性80.39岁。
(七)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居民慢病危险因素、主要慢病患病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确定疾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慢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9.8%、糖尿病患病率为6.3%,肥胖者11.5%。在危险因素方面,吸烟率、有害饮酒率食油过量率、食盐过量率有待降低,水果、蔬菜摄入不足,相关健康生活标准和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需进一步提高。
(八)肿瘤登记(应得分45分,自评45分)
2013年,肿瘤登记报告单位包括县级医疗和妇幼保健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等,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肿瘤报告收集覆盖率为100%。截止2013年12月31日,**县2013年肿瘤报告病例数719例,死亡414例,死亡与发病比为0.6。2013年**县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170/10万,标化率为109.63/10万。
**县2013年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支气管肺癌,其次为肝癌、直肠癌、白血病和乳腺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0.53%。**县2013年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共报告414例(男性264例,女性150例),全县粗死亡率为98.21/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7/10万,其中男性肿瘤117.22/10万,女性76.40/10万。
恶性肿瘤已成为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癌症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制约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给
- 6 -
个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为减少肿瘤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提高人群生命质量,我们应加强对癌症的防治,养成良好的生活及饮食习惯,积极参加体检,努力做到早诊早治,预防控制癌症的发生及发展。
(九)心脑血管事件报告(应得分20分,自评20分) 为了进一步掌握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动态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降低病死率、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于2013年开展了心脑血管事件登记报告及分析评价工作。结果: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均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工作,覆盖率100%。报告心脑血管病例1313例,发病率311.47/10万,其中男性691例,发病率306.81/10万,女性622例,发病率316.82/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我县心脑血管疾病中,以脑血管疾病为主,占总病例的90.25%;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的风险也在增加,60岁以上所占的发病率最高,发病率较高的职业以农民为主。报告心脑血管死亡病例908例,死亡率215.40/10万,其中脑血管死亡805例,占88.66%,死亡率190.96/10万,心血管死亡103例,占11.34%,死亡率24.43/10万。
(十)媒体宣传(应得分45分,自评40分)
为提高全县人民健康意识,深入普及健康知识,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控制慢性病危害及危险因素,我县制定了《**县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县宣传工作方案》及《媒体传播工作计划》,通过宣传方案的实施,宣传计划的安排,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
- 7 -
广泛开展慢性病预防宣传教育。各乡镇社区、村卫生室深入村委会(社区)、企业、机关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之窗”网站建立“创慢”专题平台,**电视台开设了“健康之路”宣传专栏,定期向群众播放慢性病防控知识。同时,**电视台在及时报道慢性病项目工作进展情况的基础上,以每月近300次的频率循环播放慢病公益广告。县卫生局开设“健康**”微信公众平台,每周2次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
户外广告牌不符合条件,扣5分。
(十一)宣传资料技术支持(应得分40分,自评40分) 借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项目,我县积极制作各种彩色折页、宣传单等10余种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同时,省、州也下发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其中慢性病宣传材料8种。**县健康教育所制作的了《慢病防治健康教育普及电子工具箱》内包含32种宣传栏模板、16个慢性病相关重要健康主题咨询活动日核心信息95条、6种音像资料模板,17次健康知识讲座的核心信息及参考教案。
(十二)社区宣传和支持性环境(应得分55分,自评45分) 全县8个乡(镇)、共86个行政村(居委会),每个社区都有1个或多个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教育活动场所),86个行政村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或健身场所。健身场所和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为100%,为居民开展健身活动及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硬件设施。健康教育所、各乡镇卫生院深入各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
- 8 -
慢性病健康知识得到更好的传播。结合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服务项目,各乡镇、社区、行政村都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栏每月更新一期。宣传栏覆盖率达到100%。通过社区调查得出:居民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为81.13%;人群体重知晓率为89.03%;人群腰围知晓率为70.28%;人群血压知晓率为42.4%;人群血糖知晓率为57.1%。
由于我县部份健康教育活动室不符合条件,扣5分;群众血压知晓率未达标,知晓率不高,扣5分。
(十三)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应得分25分,自评25分) 全县138所中小学、46所幼儿园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学校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
县卫生局联合县教育局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拉大手”、“阳光大课间”活动;以“走进家庭、走进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信通、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后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进一步扩大了项目覆盖人群。
- 9 -
(十四)宣传日活动(应得分20分,自评20分) 自2013年以来,我县充分利用世界无烟日、精神卫生日、高血压日、脑卒中日、糖尿病日等慢性病防控健康主题日,开展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共开展了10场次慢病防治知识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共出动工作人员150人次,宣传车10辆次,悬挂宣传布标10条,贴报或展板展出24块,发放宣传材料14种10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0人次,测量血压800余人,直接受益群众50000余人次。活动的深入开展确保了项目宣传活动不留黑点、不存死角,为村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就能测量到自己的血压、身高、体重搭建了平台。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认真与居民交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居民的疑难问题给予耐心解答,指导社区居民科学预防慢性病,让居民倍感温暖,活动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十五)工作场所干预(应得分50分,自评50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积极响应国家发起的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改善职工的健康状况,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我县制定下发了《**县《关于恢复工间操制度》的通知》(泸工会联发〔2014〕3号,要求各乡(镇)、社区,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健身制度。工间操以第九套广播体操为主,在每个工作日进行20分钟工间操。目前共有99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操的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