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针对社区人群健康问题开展社区诊断工作。每三年开展一次覆盖全辖区的社区诊断工作,有社区诊断实施方案和数据库各得5分。 (2)*完成社区诊断报告。社区诊断报告应当涵盖如下内容:当地人五、社区诊断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5分);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50分) 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12分);当地卫生服务提供情况的数据与分析(8分);结合社区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15分)。其中每部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1)辖区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医疗机构死亡网络报告覆盖率100%,审核率达95%以上。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医疗机构开展死因报告工作的个数/示范区内医疗机构总数×100%,死亡网络报告审核率=死亡报告已审核数/死亡网络报告总数×100%。两项指标各5分,其中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小于80%不得分,80%-89%得3分,90%-99%得4分,100%得5分。审核率不达标者不得分。 (2)全人群死亡登记报告: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低于6‰且没有合理解释,则该指标不得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5%以下,编码错误率5%以下(2项满分各7.5分)。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和编码错误率指标每增加1%减1分。全人群居民粗死亡率=报告死亡数/平均人口数×1000‰,100% ,编码六、死因监测不明原因疾病死亡构成=死因不明的死亡数/总报告死亡数×错误率=编码错误的个案数/已编码的个案数×100% 。 (55分) (3)每年针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漏报调查,漏报率小于5%;至少每3年开展一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乡/镇)人群的漏报调查,出具漏报调查报告至少应当涵盖漏报死亡病例信息等相关重要内容(两项指标各10分)。其中,医疗机构漏报调查每年开展1次得10分,2年开展1次得6分,3年开展1次得3分;近3年开展一次覆盖示范区所有街道(乡/镇)人群的漏报调查,得10分,否则不得分。死亡报告漏报率=(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报告死亡数)/漏报调查估计死亡数×100%。 (4)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并出具分析报告,报告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项目 总分 10 50 自评分 责任单位 扣分原因 40 10 15 55 20 10 - 21 -
项目 内容 总分 自评分 责任单位 扣分原因 (1)每3年完成1次辖区全人群抽样调查,调查方案科学、全面、合理,能反映当地实际情况。行为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包括自报疾病史,家族史,吸烟、饮酒、膳食、身体活动等)得10分、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得9分、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等)七、慢性病及得6分 危险因素监测 (45分) (2)撰写监测报告,出具分析报告应当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1)辖区内具有肿瘤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肿瘤登记报告工作(覆盖率100%)。恶性肿瘤死亡发病比(MI Ratio)在0.6和0.8之间,病理诊断率(MV%)大于66%,仅有医学死亡证明书比例(DCO%)低于15%,发病率与前一年比较浮动在10%以内。覆盖率达到100%,但四项指标中有一项不达标的得20分,有二项不达标的得15分,有三项不达标的得10分,四项均不达标的得5分。覆盖率未达到100%的不八、肿瘤登记得分,报告发病率低于160/10万,且没有合理解释的不得分。肿瘤登记流程参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的要求。 (45分) (2)每年度开展恶性肿瘤发病死亡和生存的分析。年度报告分析应当涵盖背景、目的、信息来源、收集流程及步骤、登记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监测结果(包括发病率、死亡率、生存率、变化趋势)、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25 45 20 25 45 20 - 22 -
内容 总分 自评分 (1)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100%;提供心脑血管事件报告的发病率,且发病率不低于死亡率 。辖区内医疗机构报告覆盖率达到100 得6分,90%-99%得4分,80%-89%得2分,小于80%者不得分;发病九、心脑血管率高于死亡率,得4分,否则不得分 20 事件报告(20(2)每年度开展监测综合分析,出具近三年年度分析报告。报告应分) 涵盖监测背景、目的、方法、内容、质控与评价、统计方法、质控和统10 计调整修正后的监测结果、主要发现和建议等内容 。每年出具1次报告得10分,完成分占20%,质量分占80%。 (1)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由宣传部门制定每年度慢性病宣传媒体传5 播计划(5分)。 十、媒体宣传(2)*辖区主流媒体(当地电视、广播和报纸)设置慢性病健康教育10 (25分) 专栏,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 40 扩展分(20(3)设置2个及以上宣传专栏扩展20分 扩展20 分) (4)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及以上户外广告牌(含电子显示屏),10 并提供有关方的合作协议、照片等。2块以下者每块户外广告5分。 (1)每年围绕本年度慢性病防控重点,每年提供8种及以上慢性病10 相关印刷资料和宣传栏模板。1-3种3分,4-7种6分,8种及以上10分。 (2)结合辖区的年度慢性病宣传计划,提供6组及以上慢性病防控十一、宣传资10 40 料技术支持 核心信息。1-2组4分,3-5组7分,6组及以上10分。 (40分) (3)每年提供3种及以上慢性病防控相关的音像资料模板。1-2种510 分,3种及以上10分。 (4)每年为基层卫生机构提供8次及以上健康知识讲座提供核心信息10 及参考教案。1-3次3分,4-7次6分,8次及以上10分。 项目 责任单位 扣分原因 县创慢办 户外广告牌不符合条件,扣5分。 - 23 -
项目 内容 总分 自评分 责任单位 扣分原因 (1)健康教育活动室在当地社区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及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健康教育活动室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社区以居委会和村委会为单位。 (2)社区慢性病防控的健康讲座每年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4次以下每次讲座2.5分 (3)宣传栏社区覆盖率达90%以上,至少2个月更新1次。覆盖率50%以下不得分,50%-90%得5分,90%及以上得10分。覆盖率=有宣传栏的社区数/辖区社区总数×100%。 (4)居民高危人群标准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 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高危人群标准的成十二、社区宣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 传和支持性环(5)人群体重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体重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境(55分) 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体重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6)人群腰围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腰围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自身腰围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7)人群血压知晓率达到70%及以上。血压知晓率50%以下不得分,50%-70%得3分,7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血压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8)人群血糖知晓率达到30%及以上。血糖知晓率15%以下不得分,15%-30%得3分,30%及以上得5分。知晓率=知晓血糖的成人数/被调查人群总数×100%。被调查人群应来自示范区全人群抽样。 10 10 10 5 45 5 县卫生局 健康教育活动室部分不符合条件,扣5分;人群血压知晓率为42.4%,未达标扣5分。 5 5 5 - 24 -
项目 内容 (1)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内容包括合理膳食、促进身体活动、控烟等)覆盖率达到100%。覆盖率=开设慢性病健康教育课的中小学校数/辖区中小学校总数×100%。每学期课程不少于2学时。覆盖率100%得15分,80%-99%得10分,80%以下不得分。 (2)幼儿园开设健康讲座(内容包括合理膳食、口腔卫生等)覆盖率达到100%。覆盖率=开设健康讲座的幼儿园数/辖区幼儿园总数×100%。覆盖率100%得10分,80%-99%得5分,80%以下不得分。 每年至少4次(包括全国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每次参与活动人数不少于300人。 (1)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学校)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工间操不少于20分钟)并配备3种以上的健身设施。其中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覆盖示范区企事业单位30%及以上20分,配备健身设施10分。覆盖率=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健身制度的企事业单位/辖区内企事业单位总数×100%。10%以下不得分,10%-19%得10分,20%-29%得15分,30%及以上得20分。 (2)工间操制度覆盖50%及以上的可扩展20分。 总分 自评分 责任单位 扣分原因 十三、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 (25分) 15 25 10 20 20 十四、宣传日活动(20分) 十五、工作场所干预(30分) 扩展分(20分) 30 30 扩展20 20 5 10 20 10 (1)开展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1次。多部门组织5 的集体性健身活动得5分,非多部门组织的集体性活动得3分。 十六、群众社(2)每个社区/村(居委会)有3个及以上群众性健身活动团体,每10 区健身活动 月至少组织开展1次活动。1-2个得5分,3个及以上得10分。 (25分) (3)每个社区/村(居委会)有健身场所,并且配备至少1名健康指扩展20 扩展分(20导员,其中,健康指导员1名扩展15分;健身场所扩展5分。 分) (4)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达到35%及以上(数10 据来源于危险因素监测)。5%以下不得分,5%-14%得4分,15%-34%得7分,35%及以上得10分。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