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2)

2022-02-27 13:33

第十九条 作业形式要讲求多样化, 有书面作业、 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 书面作业应以教材所列练习题、 复习题、 总复习题为依据, 切忌引进教辅书中数量大、 难度深的习题, 多头并进, 加重学生负担。

第二十条 作业布置后, 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督促学生独立、 按时完成。 作业要求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要注意培养学生先读书, 后作业; 先弄清题意, 后做习题; 先独立思考, 后请教别人的良好习惯。

第二十一条 学生课外作业应由任课教师本人及时收阅批改, 并对作业中反映出的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加以记载归纳, 进行讲评, 作为改进教法、 学法的依据。 批改作业所使用的符号应当规范、 统一。 未经学校允许,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不批改或少批改学生的作业, 也不得以课堂集体对答案的方式代替教师的批改。 对不能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 教师要耐心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及知识的查缺补漏工作, 使之能适应教学进度, 与大多数学生一起进步。

第二十二条 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应予记载, 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一项内容。 要把教师批改作业与学生自主评价、 自主改正作业有机结合起来。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制订各科作业批改细则。

第二十三条 学校建立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制度, 每学期检查二次以上, 由教务处、 教研组长安排并负责检查。 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检查结果, 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五章 课外活动辅导和指导

第二十四条 课外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 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指导。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 除了完成正常课外作业, 还可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以激发更大的学习兴趣; 对成绩突出的学生, 应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其特长, 在某一方面加强培养, 鼓励拔尖; 对学习较困难、赶不上进度的学生应摸清情况, 分析原因, 制订计划, 提出措施,从抓常规入手, 查缺补漏,有步骤、 分阶段地通过个别或集体辅导, 使其获得进步, 有明显转变。

第二十五条 课外辅导一般应在当天课后或作业(测试) 批改后学生自习时间, 由任课教师下班巡视, 随时进行个别性的释疑解难。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也可在全班适当讲解, 但次数不可太多, 占用时间不可太长。 对重点的促优转差辅导, 则应安排合理计划, 通过补课、 介绍参考书、 指导学习方法等形式进行, 不能动辄占用学生自习时间, 以辅导代替课堂教学。

第二十六条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 不准教师个人、 班级或学校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课外辅导费。

第二十七条 课外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发展需求为基础,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创新意识、 动手能力、 个性特点和合作能力,知识性、 趣味性和实践性兼顾, 达到拓宽学生视野, 使其身心得到愉悦的目的。课外活动要加强指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愿参与、 自主活动、形式多样、 内容开放、全员参与, 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 受到教育, 激发兴趣。 指导分组活动、 成立兴趣小组, 要有名称、 计划、内容、 任务、 形式、注意切合学生实际, 开展有益的活动,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学期结束后要有指导工作的总结。

第六章 考查、 考试与评价

第二十八条 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为指导,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 内容,采用开放、 多元、 多样的评价方式。 全县中小学一至九年级继续实行学生成长记录册制度(以县教研室设计样本并结合学校实际自行印制) 。 要改变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的做法。 在评价的形式上, 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课堂观察,作业完成, 期中、 期末考试, 成长记录等形式结合起来; 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 》 为依据 , 全面考查学生的发展水平。

第二十九条 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 应与其它评价方式相结合; 要根据考试的目的、 性质, 内容和对象, 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 要充分利用考试发挥教学导向作用,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 考试形式可采用笔试、 口试、 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 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和外语听说能力考查。

第三十条 改革中小学考试制度, 加大素质教育力度。 各校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 发展学生特长, 全面提高素质。 每学科上完一单元后均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单元检测, 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期中、 期末各进行一次考试, 期中考试由各校自行命题制卷, 期末考试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制卷, 各乡镇和学校按要求组织考务。 命题时低、 中、 高难度试题所占比例应为 6: 3: 1。 评分采用百分制(初三、高三除外) 或等级制。 严禁擅自订购外地试卷, 违规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名。

第三十一条 考试前, 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考试目的, 留出课堂时间, 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 把复习变成进一步强化、 理解运用知识、 形成能力的过程。 阅卷后, 教师应及时科学地进行质量分析, 找出教与学两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 利用上课时间向学生进行讲评。 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按要求整理规范后报教研室备案。

第七章 教研教改

第三十二条 完善教研组织, 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学校要建立学科教研组、 年级教研组等教研教改机构, 并明确其工作目标任务。 要加大管理力度, 引进竞争机制, 激活教研群体的主体意识, 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教研组首先要选好组长。 教研组长应选教学水平高, 教研能力强, 能起学科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教师担任。 其次要落实计划, 经常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常规教研教改活动。 有条件的学校要坚持集体办公, 坚持每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应有内容、 有计划、 有记载。 学校领导应根据个人所任课程和专业特长, 参加一个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教师的评优选先及各类教学评价、 奖惩兑现都应通过教研组, 要把教研组真正变成教师互通信息、 共同提高、 “脑力资源共享” 、 “发挥整体优势” 的教学实体。

第三十三条 学校要加大校本教研力度, 完善校本教研机制, 通过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使教师个人反思、 同伴互助、 专家引领三个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到实处。 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要有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教改课题, 并有课题研究方案、 管理制度, 要积极承担上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要定期举办课题知识讲座, 进行阶段性总结。 要建立教学成果激励机制, 学校每年要开展一次教研教改成果评奖活动, 对优秀的教研成果应予以褒奖与推广。 学校教改项目和教师教研课题的确定, 可在学习先进教育教改经验、 理论的基础上, 采取先“模仿” 后“创造” , 先“形似” 后“神似” , 先“入格”后“出格” 的办法, 保证学校年年有教改项目, 教师人人“下水” 搞教改试验, 逐年展开, 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赫章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