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规划(4)

2020-04-21 08:18

规划结合湘赣线、芳万线等快速过境干道,建立以联系万载县城主次干道为骨架,支路健全,功能明确的路网系统,形成以主干道为联系纽带,三纵五横的道路结构。

1、过境公路:县城主要的过境公路是湘赣线复线和芳万线。湘赣线是连接江西至湖南的主要通道,芳万线是万载县连接北部县域地区以及县市的主要通道。为减少过境交通对县城的影响,规划将湘赣线复线从城北组团与南部组团中间穿过,道路两侧各控制10m作隔离绿化,为减少县城内部交通对过境公路的影响,芳万线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兼作公交停*车道及机动车进出沿街建筑物的辅道。

2、主干道——三纵五横

城市纵向主干道指阳乐大道、康乐大道和芳万线,横向主干道是城北路、宝塔路、湘赣线至金三角接320国道、纬一路和纬二路等。

①万载县城的主干道都是是联系各功能区域的交通性主干道。

②断面形式:康乐大道、阳乐大道等主干道为三块板,红线宽度从36-45米不等。 ③主干道机动车出入口的开口间距至少应控制在150—200米以上。 ④重要交*口应拓宽设右转弯车道,缓解交*口的交通压力。 ⑤万载县城区内主干道路网密度为3.1km/km。 3、次干道

万载县城区次干道是联系主干道与支路之间的重要道路。主要指沿河路、环城路、大北关路等。

①其红线宽度为24-30米,断面形式为一块板。 ②次干道路网密度为 3-5 km/km。 4、支路

支路是县城内进出街坊、居住小区和承担短距离交通的主要道路,是城市交通便捷度的重要因素。规划支路的平均密度为2—3km/km,商业服务等人流密集地区的支路密度为5—6km/km。

沿城市干道的建筑须退后道路红线一段距离,根据万载实际情况及其街道空间的适宜度,规划沿主干道后退红线5米以上,其中芳万线后退道路线红线10米作公共绿地,次干道后退红线3米以上,支路后退红线2米以上。

(三)交*口

城市主干道与主干道之间,主干道与次干道之间为交*口,交*口可设红绿灯控制,以提高交*口的通行能力。主要交*口由于不但是县城内部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县际交通的重要节点。过境车辆多,流量大,规划为平交,用环岛组织交通。

(四)广场

万载县城规划共设大型广场3处,总用地面积8.9公顷,人均0.5平方米。其中党政大楼前的政府广场为市政广场;在新城区中心地段,宝塔路两侧设中心广场,供大型集会活动

2

2

2

2

用;此外在城南组团设置一游览休闲型绿化广场。各广场面积应严格控制,从功能与环境两个方面体现万载县城的山水特色。

三、公交规划

县城客运交通主要以公共交通为主,规划成立城市公交公司,建立公共汽车站,初步规划选址在现在的汽车站。公共交通路线走县城的主次干道,公交停*站的服务半径为300米,其形式为港湾式。

逐步建立并完善城区——郊区的公交线路,要求距县城15km的乡镇及居民点能有公交车到达。此外,在公共交通的管理上可逐步采用无人售票制,塑造县城的文化形象。

四、加油站及停车场

规划县城共设六个加油站,其中四个位于湘赣线接320国道沿线,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康乐大道北端和阳乐大道南端。加油站服务半径1.2km,单个平均用地面积0.2公顷左右。

社会公共停车场九处,其中城北组团6个,城南组团2个,东部工业园1个。总用地面积17.5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0.99%,共设标准小车停车位7000个。

第十章 居住用地规划

一、居住现状及其存在问题

万载县城现状建成区居住用地为19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6.2%,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9.38平方米,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北,建筑密度大,住房以砖混结构为主。近几年,县城居住用地沿湘赣线两侧发展比较快,新建的住宅建筑层数多为5—6层,目前县城的居住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住宅多是私房联建或是独家独院、分布零散,没有形成规模,城市土地 浪费严重,不利于统一管理。

2.县城旧城区住宅拥挤,通风、采光等卫生条件差,消防通道不足,建筑质量低劣。 3.居住用地内公共绿地严重匮乏,居民之间缺少交流和休闲场所。

4.居住用地内道路、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居民生活质量不高。 二、规划原则

1.合理处理好居住与工业、商业、行政办公等用地的关系,使居民工作生活方便、居住舒适。

2.集中紧凑布置居住用地,并分级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旧城居住区的改造,改善居住环境。

三、规划目标

根据万载县城居住现状及近几年来年的建设发展情况,考虑住宅商品化趋势及国家房改政策等诸因素对万载县城住宅建设的影响,拟定万载县城居住规划目标为:规划期末,居住用地总面积达到518.5公顷,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达到28.8m,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9.4%。

四、居住用地分类及其分布

2

万载县城居住用地分为五个居住区和一个居住小区。分别是中部居住区、城北居住区、城东居住区、城南居住区和城西居住区、工业园居住小区。

1、中部居住区:位于湘赣线(改线后)以北,芳万线以西,宝塔路以南,为中远期开发用地,规划居住用地面积70.4公顷,其中一类居住用地11.5公顷,二类居住用地58.9公顷,居住人口2.2万人。

2、城北居住区:位于宝塔路以北,为中远期开发用地,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108公顷,居住人口3.7万人。

3、城东居住区:位于湘赣线(改线后)以北,芳万线以东,为远期开发建设用地,面积70.2公顷,居住人口2.4万人。

4、城南居住区:位于湘赣线(改线后)以南,为中期开发建设用地,利用依山傍水地环境建设部分一类居住用地。规划居住区面积为168公顷,其中一类居住用地42.9公顷,二类居住用地42.9公顷。居住人口5.6万人。

5、城西居住区:位于龙河以西,为中远期开发用地,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用地面积78公顷,居住人口2.7万人左右。

6、工业园居住小区:位于工业园区内,工业园的配套居住小区,远期开发建设,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面积41公顷,人口1.4万人。

对万载县旧城区居住用地,必须做改造规划,拓宽道路,完善水、电、通讯、公厕、垃圾站等配套设施,新区建设必须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好居住区。

第十一章 工业与仓储用地规划

一、万载县城工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县城现状工业用地为121公顷,占现状城市建设用地21.9%,主要分布在城区北部和西部以及东部工业园,没有统一的大型的仓储基地。目前,县城工业用地及仓储用地布局存在着如下一些问题:

1、工业用地布局不合理。一些有严重污染的工厂位于县城的中心,如:万载水泵厂、万载橡胶厂、江西工具有限公司及万载酒厂都位于县城的中心附近。除东部工业园外,工业用地与其它用地混杂,尤其是与居住用地互相渗透,用地布局凌乱。

2、部分工厂厂房陈旧。少数工厂利用民房或临时建筑进行生产活动,严重影响生产和安全。

3、“三废”污染严重。由于工厂的工艺生产落后,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基本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给城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4、东部工业园位于城市上风向,如不合理解决,将对城市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5、目前,县城的仓储用地分布散乱,且危险品仓储用地与其它用地混杂,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二、工业布局原则

1.充分考虑县城的生态环境,做到既发展工业,又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统一。

2.处理好工业区与居住区及办公区之间的关系,缩短居民上下班之间出行距离,避免给城市道路交通造成压力。

3.大力发展万载的建材、机械、橡胶、化工等传统产业。重点扶持和挖掘“万载酒业、万载百合”等万载主要名、优、特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4.考虑分期建设的的经济合理性,留有远期发展备用地。

4.依*科技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东部工业园建成高起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三、工业用地布局

万载县现有工业企业布局凌乱,计划在规划期内逐步将工业企业向东部工业园搬迁。 东部工业园区:位于城北东部,320国道两侧。是万载县未来重要的工业基地。鉴于此工业园区位于城区的上风向,所以工业园内只适宜兴建一类工业和少量对环境轻度污染的二类工业。利用面临320国道便利的交通,其布局可以采用独立厂区形式布置。另考虑工业园区远离城区,要同时注重居住、商业、邮电等设施的同步建设。工业园现有江西中欧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温州机械厂等一大批企业入驻。近期计划用地80公顷,远期规划总面积328公顷。

工业用地调整:万载县现状工业用地布局混乱,规划将县城中心区内污染比较严重的工业企业实施整体搬迁,对城北内原有的小块工业用地改造为居住或商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规划

万载县城区现状仓储用地较少,多是小型零散的分布在城北,根据万载县工业规划布局及发展趋势,规划期内城区的仓储用地指标有所提高。至规划期末,仓储用地达到59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3.3%。本次规划确定以下几处仓储区:

东部工业园仓储区:位于东部工业园中心位置,320国道的北侧,总面积28公顷。 粮食储备库:位于320国道南侧,占地面积4.4公顷。

第十二章 社会化服务体系规划

一、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

万载县现有的社会服务事业基础相当薄弱,主要集中在县城旧城区,而且根本不成体系,缺乏综合性的商务中心、文化教育中心,随着县城向东和向南发展,县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设施中心将随之转移。

目前,万载县社会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化服务设施底子薄、欠帐多、县区尚未形成系统的公共设施服务网,如:文化活动中心、血库等在万载县还是一片空白,消防站等设施也严重不足。

2.城市缺乏综合性商业、金融中心。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

3.社会服务设施质量差、规模小,不能满足县城发展的需要。

4.现状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欠科学,布局不合理,结构欠完善。如万载县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名人辈出,完全有条件,有必要建设一个颇有特色的博物馆。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规划原则:

1.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积极发展城市第三产业,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中,以现代化城市发展和生活配套的需要来不断完善社会化服务设施的规模、内容和布局。

2.根据服务设施的规模和性质,对城市社会化服务中心进行分级布局。

3.相对集中,以便于经营管理和相互联系,合理布局,使城市社会服务设施与居民就业和生产协调一致,统筹安排,形成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社会化服务体系分类规划 (1)市政设施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职能转变以及用地向东、南拓展,原有的市政设施远不能满足要求。

对于旧城区以现有的设施改造为主,提高服务水平和提高服务能力。

规划结合新城区的建设,按国家标准布置市政设施,形成合理的布局形式,规划的项目有:自来水厂、消防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

(2)文化、体育设施

县城现有文化、娱乐设施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分布不均,用地不足,旧城以改造为主,并逐步完善,规划在南部新城区组团形成新的文化娱乐中心。

县城体育设施场地不足,规划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按国家标准,配套各类小型运动场,鼓励学校、社区建设开放式、半开放的体育设施,形成合理的体育设施系统。规划在城北组团东南建设高标准的体育场馆,面积约为6公顷左右。

(3)科研、教育设施

根据城市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中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为城市经济腾飞、培养人才并加强科研院所的建设,搞好职工业余培训、发展职业教育、普及中、小学教育,城区设中学6所,小学10所。现有学校以改造为主,新建中、小学按国家标准配建。

(4)医疗设施

根据县城人口规模和城市的发展,规划对现有医院进行改造并适当扩大规模,提高服务能力,在新区开发时设置多级医疗设施用地,按国家标准,形成由县中心医院——次级医院——门诊所三级组成的医疗服务系统。

(5)交通服务设施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县城交通服务设施严重不足,在旧城改造及新区规划中按高标准来设置,在旧城区调整、完善各项交通服务设施,规划控制好公交换乘中心,严格控制好道


万载规划(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6-2017上学期少先队活动记录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