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局(1)泛亚主义与20世纪远东(3)

2020-07-27 11:11

1920年,布尔什维克入侵,末代埃米尔逃往阿富汗,红军宣布成立布哈拉人民共和国。 ⑥浩罕汗国建立于1740年。1876年俄罗斯帝国攻下浩罕城,末代可汗出降,国灭。⑥1896年6月3日,俄罗斯帝国利用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俄国获得了使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清朝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

但是大清在甲午战争的时候太不争气,一下子被日本打垮了。而且尤其要命的是,李鸿章签了一个致命的《中俄密约》⑦,把旅顺口卖给了俄国人,使俄国人的势力一下控制了整个满洲。这样一来,就等于使大英帝国原先的计划完全扯淡了,大英帝国支持北洋舰队,就是想让它占在旅顺口和朝鲜,不让俄国进这些地方。但是李鸿章为了报复日本,竟然自己动手把俄国人给请进了东三省,大英帝国是非常不高兴的。因此在这个情况下,它需要另一个代理人,替它在远东把俄国人打回去。但它又不高兴自己来,它亲自占领太多的领土对它来说是不经济的。大清已经不行了,还能靠谁呢?显然,最合适的代理人就是日本,于是双方就出现了一个一拍即合的局面。

⑦1896年6月3日,俄罗斯帝国利用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困境,借口“共同防御”日本,诱迫李鸿章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俄国获得了使西伯利亚大铁路穿过清朝领土直达海参崴的特权。

日本一方面是在俄国方面碰了钉子,在朝鲜和大清方面号召不动,正想要找一个欧洲保护人和领路人,因为它毕竟是新晋的小国,对西方那套还不是很清楚,需要有人教它,各方面都需要有导师,而大英帝国毕竟是全世界最大的霸权国家和领袖国家,所以英日同盟的签订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它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土耳其式的远东代理人,以后它就等于是把各方面的代理人分配好了:大英帝国掌握海权,统治全世界;土耳其作为它的近东代理人,堵住俄国南下;阿富汗王国作为它的中东代理人,隔断俄国和印度之间的边境;日本作为它的远东代理人,把俄国在满洲的势力挡回去。这样一来它就实现了它自从无敌舰队以来一向的目的,就是说绝对不容许欧亚大陆上出现过于强大的陆权国家,一定要让大陆的各个陆权国

家处在相互牵制的状态,同时海上的权力由大英帝国独霸。这是英国一贯以来的基本政策。日本符合它这个基本政策,于是就充当它的远东代理人。这就是三次英日联盟建立起来的真正背景(分别签订于1902年、1905年、1911年)。

2、英日同盟

英日同盟的建成,对日本内部的宪法结构有巨大的影响。因为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是处在一个混沌未定的状态,它以后走哪条路其实跟后发国家差不多,外交会直接影响内政:如果大清能够扶植得起来,它走上泛亚主义的道路,那它有可能搞成一个东亚共同体这样的组织,把中日韩连起来对抗西方的;如果它走亲俄的道路,那么它就会走上一条欧亚主义的道路,也是变成一个大陆国家的联盟来反对英国的海上势力;走上英日同盟,那就是意味着东亚的国际协调体系正式建立了,日本作为英国的代理人,它必须按照西欧国家的规范去塑造它内部的宪法结构,因此日本必须是一个类似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走海军为中心的路线,在外交上采取追随英国的政策,在远东首先体现为以英日协调为基础的国际协调。

英国人是很会利用日本的,这就是说它能以最小的成本实现它的目的。英日同盟的实质是什么呢?就是英国负责制定规范,而日本负责干活,去出力维护这些规范。英日同盟签订以后,英国人很少在远东用兵。在义和团之战的时候,英国只派了为数极少的一点点英国军官过来,这些军官在威海卫停留了一下,招募了一些山东人,然后带着这些山东人在大沽口登陆,然后他们说这些山东人就是参加国际维和部队的英国军队了。实际上英国军队根本就不想打仗,它依靠的是日本军队。日本人是下了血本的,派了几万人,而且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英国人派来的是象征性、礼仪性的部队。但是日本人负责执行英国人的政策。这不是第一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也是这样,英国把海军主力全部撤到北海去,负责监视德国人,把远东空下来,然后组织一支英日联合舰队,去清除德国的太平洋舰队。名义上叫英日联合舰队,其实英国人连一艘大军舰都没有,全都是日本的军舰,而日本人是把家里面的打狗棒都拿出来了,全部主力都拿出来追杀德国人。

这个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德国的海军是仅次于英国的,而德国的太平洋舰队比德国的地中海舰队还要大。英法联军在地中海追剿德国的地中海舰队,结果没有追上,那支舰队一股脑开到君士坦丁堡去。而德国舰队一到君士坦丁堡,立刻就引起君士坦丁堡内部的政变。本来,土耳其帝国传统上来讲是亲英反德的国家,但德国舰队一开到的话,内部的权力倾向就改变了,亲德派一下就占了上风,于是土耳其倒向德国,配合德国封锁达达尼尔海峡。这件事情实际上最后就是送了沙皇的命,因为俄国一旦被封锁以后,俄国90%以上的出口外贸都被卡在达达尼亚海峡,进不了地中海了。但是如果德国那两艘军舰就在地中海被皇家海军歼灭了,那么土耳其人会不会加入德国这一方是很难说的,因为土耳其或大清这样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先进武器,国内又有不止一个党派在争夺,这时候如果哪一方突然得到强有力的外援支持的话,那就马上能够打破国内政治平衡。后来蒋介石在广州能够得到苏联武器,一下子就打破了北洋军阀时代的权力平衡。本来以前孙中山北伐的时候是始终打不出广州的,一旦得到苏联支持他就可以打出去了。这就是一个显然的证据。本来恩维尔帕夏(1881-1922,青年土耳其党领袖,奥斯曼帝国末期强力人物。

一战初期他接收了逃到君士坦丁堡的德国军舰,并默许它们袭击俄国舰队、炮击敖得萨等港口,造成既成事实,把土耳其拖进一战)和杰马尔帕夏(奥斯曼帝国末期,恩维尔帕夏、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1872-1921】阿赫迈德·杰马尔帕夏【1872-1922】组成了“三雄”寡头政权)这几个人是相持不下的,德国舰队一来,恩维尔帕夏

立刻就占了上风,改变了土耳其的权力平衡。可以说,国体还没有确定的后发国家,国内的政治平衡都是很脆弱的。朝鲜开化党和事大党之间的平衡,实际上也是由甲申政变打破的①。

①1884年12月4日以金玉均为首的开化党在日本协助下发动政变,试图使朝鲜脱离宗主国清朝独立,并改革朝鲜内政。12月6日袁世凯率清朝驻朝军队镇压了这次政变,并扶持亲清的事大党,开化党人或被处死,或亡命日本。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的初期,它的权力平衡也是不稳定的。像最先掌权的其实是伊藤博文那一派,如果在伊藤博文那派还能掌权的时候,俄国人

能适当地配合他一下的话,那么日本后来的发展路线就截然不同了。就是因为俄国人不配合,伊藤那一派走不通。外交上走不通,内政上也就很难走通,他也就跟着下台了。在山县有朋和桂太郎上台以后,英日联盟的步骤就一步步打开,最后等到英日联盟缔结以后,日本的基本道路就被锁定了,它必须得在外交和内政上都学着英国,跟着英国走,当英国的代理人。在日俄战争、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三个紧要关头上,日本人在远东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充当英国的代理人。你也可以说是日本这个代理人当得相当老实,它有机会占便宜的时候都没有利用。在辛亥革命的时候,它如果采取分割东北的措施的话,当时其实是没有人能拦住它的,英国人也不一定会反对。但它对英国人主持的国际体系是异常忠实的,绝对不越雷池一步,而正因为这一点,所以英国人也相当信任它。这一点对日本国内的影响是什么呢?就是最初在甲午战争以前,本来很有希望在中日两国都获得政权的泛亚主义者,在中日两国同时都失败了:梁启超也好,孙中山也好,宋教仁也好,在大清这方面都是失败者;日本这方面呢,曾根俊虎(1847-1910,幕末期武士、大日本

帝国海軍大尉,泛亚主义代表人物)也好,头山满(1855-1944,号立云,泛亚主义代表人物,出生于福冈市,黑龙会创办人)也好,玄洋社也好,内田良平这些人

也好,也都变成了失败者。

这时候就面临着你是做现实主义者还是做理想主义者的问题。如果你说东亚文化毕竟还是好,我要做一个理想主义者,你们虽然是讲现实的,但我是要坚持我自己的理想,那你就很难做官了,因为你主张的政策跟内阁首相和大臣的政策不一致,那么大臣是不会用你的。要么你就改变自己的立场,你去配合现实主义。所以,就当时日本的国内气氛来说,其实是,理想主义者在野,坚持泛亚主义的立场;而现实主义者在朝,实行亲英的外交政策。比较现实的人,像后来的首相桂太郎,就改变了立场。你去查桂太郎这个人的履历,你就会发现他开始进入政坛的时候跟曾根俊虎、内田良平、头山满他们那些人是一伙的,他们都是振亚社、兴亚会那些组织的成员,他开始的时候也是主张泛亚主义的。但是在官方这一层面,泛亚主义的路线走不通,日本走向亲英的路线的时候,他自己也改变了路线,不但改变路线,还做得

非常积极,极力配合推动英日联盟的缔结,所以他的后半生变成了英日联盟的积极支持者。但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像曾根俊虎、宫崎滔天(1871-1922,

孙文的好友和资助者。曾约请朝鲜开化派领袖金玉均支持中国革命;曾参与促成哥老会、三合会和兴中会之间的合作;曾将孙文介绍给犬养毅;曾为革命党人采买军火)这些人,

他们是坚持原则的,他们认为日本武士道就包括了只讲道义、不讲事功这一个精神性的层面,做不做官、发不发财不重要,坚持理想主义才是重要的。那就是说,至少在政府坚持英日联盟这段时间内,你这一派人就别想做官了。

他们在官场没有办法发展的结果,就是建立了民间的革命团体。民间的革命团体有两重意义。用中国式的话来说,那就叫做什么呢?内争人权,外争国权。在内政上要做什么呢?就是要反对当权派。当权派的政策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上讲,走官僚资本主义路线;另一方面在外交上讲,走亲英和配合欧洲列强的路线。在他们看来,这两者是不够理想主义的。等于说是在外交上你跟英国人走,就等于是帮助强者欺负弱者。大家都是亚洲人,都是黄种人,而你却帮着白种人,配合白种人,当白种人的代理人。这样做虽然是有实际利益的,跟着大英帝国走有糖吃,自己搞泛亚主义是没糖吃的,但这样做是不高尚不光荣的。另一方面在国内,你采取的是帮助富有的资本家,把老百姓放在一边的这个政策。在国际上你是帮着强者整弱者;在国内你是帮着有钱人整没钱人。而天皇不是这样的,天皇是爱民如子的,是穷人的救星和大靠山,而你们跟着资本家走,这难道是天皇的本意吗?这绝对不是的,这是天皇被奸臣蒙蔽了。我们这些真正的忠臣绝不相信这是天皇的精神,我们完全理解天皇的精神跟人民是一体的,我们爱人民爱天皇,就是不爱你们这些资本家。在国际上我们要打倒你们跟欧洲人合作压迫黄种人的路线,在国内我们要打倒你们跟资本家配合,蒙蔽天皇,压榨人民的这种反动路线。这就是泛亚主义者在明治后期和大正前期的基本路线,这是一条革命路线。

革命路线产生了早期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有一个著名的组织就是玄洋社。大家对这个玄洋社改名以后的名字比较熟悉,玄洋社改名以后叫黑龙会。但是玄洋社开始产生的时候,它是自由民权运动的主力。自由民权运动②在国内和国外这两大领域采取实际上行不通、但是喊起来非常有诱惑力的理想


大棋局(1)泛亚主义与20世纪远东(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1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32 圆的有关性质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