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农
业科学
2011年
的不同种群进行种类鉴定,发现无论在门、目,还是在近缘种水平。该基冈都具有较好的鉴定功能。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T作的开展.进一步确立了以CD,基因为基础的DNA条形码技术的有效性。很多国际组织自行建立的DNA条形码数据库构成整个DNA条形码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大影响或规模的组织包括ALL
Leps、FISH BOL、CanadianFauna
别结果更精确。客观;②能在生物不同生长阶段取样鉴别:③利用生物体小块组织鉴别,如通过鉴别胃里的食物小块重建食物链;④不需要专门的物种
鉴定专家.只需要设计好鉴别的实验流程,鉴别过
程是可以机械重复的:⑤鉴别过程迅速,量大,一个
标准DNA数据库的建立.利用试剂盒,PCR仪等基础实验设备.可以一次性鉴定大量的标本。
当然.DNA条形码技术在物种鉴定中体现快速、高效的同时.也避免不了技术上的缺陷,主要表
和Birds等。6,12]。同样.COl基因特定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在真菌的鉴定研究中也取得了有价值的结果。有学者对Aseomyeota、Basidiomyeota、Chytrid.iomycota等的31个真菌物种的C01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约600bp的COl基因片段长度可以准确鉴定真菌物种.表1总结了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现状。4
现在:①如何选择合适的基因标记序列,作为DNA
条形码的标记基因.一方面应该足够保守.以便于能够利用通用引物扩增大范围的物种.另一方面要包含足够的变异可区分不同物种。理论上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标记基因.因此在鉴别不同的物种种类
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分类学应
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标记基因。②如何确定
不同长度的DNA序列对物种进行有效区分的意义:该技术是否适合区分关系密切或快速进化的物种等需要进一步验证。DNA条形码技术主要是对物种进行鉴定.重点在于种内和种间差异的限定.但种内和种间定义并不太明确.不同物种的变异范围并不一样.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界限。此外,碱基的二次变异.线粒体DNA的修剪机制,对快速进化物种和杂交新品种在鉴定上带来『目难.近缘物种间的基因交流.同属物种间较低的差异也会给物种分类鉴定带来困难。另外.植物的线粒体DNA因杂交和基因渗入而变异很少.利用线粒体基因通常不能成功地鉴别.这些类群的标记基因至今仍没有明确报道.需要进一步探讨。
用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形态学分类有其局限性…:例如。表型可塑性和遗传可变性容易导致鉴定不准确:形态学方法无法鉴定许多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隐存分类单元:形态学鉴定受生物性别和发育阶段的限制.因此很多生物很难鉴定。同时.分类学家识别能力也有局限性,能够正确鉴定1000个物种的分类学家极少.对地球上l亿,10亿个物种而言就需要1万~10万个分类学家来支撑这个物种的识别体系。
DNA条形码技术在弥补传统分类不足上的潜力巨大。它提供了一个更加敏感、精确、客观的分子
差别模式。其优势表现在:①鉴别过程快速简便。鉴
表1
DNA条形码技术在生物分类学中的应用列举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