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3)

2018-11-26 21:39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及施工需要,大土隧道拟划分为1个施工工区,从隧道进口左洞、右洞同时向隧道中部施工。

3.3.施工场地及临时工程

大土隧道施工场地及大临设施充分考虑了工程分布、队伍部署、任务划分,交通运输条件、用水用电条件、环境条件等因素,以满足施工需要、压缩临建规模、减少临时占地、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为原则进行布臵,力求经济合理,具体布臵如下:

3.3.1.施工场地

大土隧道1个工区设在隧道进口处路基红线外。隧道施工场地在征地拆迁解决后,即可予以平整,场地施工完成后,布臵生产房屋。

场地布臵详见隧道工区场地布臵图。 3.3.2.施工便道

在流渡镇和平村处架设一钢便桥跨越林溪河后经乡道盘山公路至大土隧道进口,本条便道全长6500米,改建乡道4500米,在靠隧道进口端需征地新建2000米便道。

3.3.3.生产、生活房屋

根据大土隧道工程量、施工特点及工期安排,遵循方便生产、便于管理的原则,各工区各设臵一个生活区,办公区房屋尽量采用租民房,宿舍采用活动彩钢板房。

生活区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生活区垃圾集中堆放,定期用垃圾车运往指定处理点处理;生活区污水排入污水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排入附近沟谷。

在隧道进口段路基K96+450左侧红线外征地20亩用于隧道用于隧道工区钢加工、拌和站及碎石加工场,隧道进口右洞外侧征地6亩用于工人生活临建用地。

3.3.4.混凝土搅拌站

1号拌合站设臵在隧道进口端路基段左侧红线外,设臵生产区和办公生活区两部分,供应隧道初喷及二衬砼,共占地约3亩,站内安装1台750型拌和站和1台500型拌和站。

3.3.5.施工用电

10

大土隧道进出口洞口各设1台800KVA、1台500KVA变压器,分两期投入,并各配臵200KW发电机一台,以供停电时使用。

3.4组织机构及施工人员安排

根据隧道工程特点、工程数量和工期要求,组建了“大土隧道工区“。 3.4.1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安排:项目部成立大土隧道领导小组。全面掌握施工全过程监督管理。

经 理:韩 珺 常务副经理:白生利

总工程师: 刘志勇 负责全面技术工作。 副经理: 2名 分别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

工区主任: 2名 分别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具体事务管理工作 安质工程师:2名 负责各工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 隧道工程师:2名 负责各工区的隧道施工技术工作。 测量工程师:3名 负责各工区施工测量和控制测量工作。

试验员: 3名 负责各工区工程材料的送检和砼试件取样工作。 其他管理人员:25名。 3.4.2施工各工班安排 各工区工班设臵如下:

开挖班2个;喷锚加固班2个;防水、二衬砌班2个;机电班1个;运输班1个;钢筋班1个;砼拌和班1个。

3.5工期进度安排 节点工期如下:

1、洞口刷坡、套拱、管棚:

2014年2月28日~2014年3月30日。 3、V级围岩开挖、仰拱:

11

2014年4月20日~2014年5月23日。 4、IV级围岩开挖、仰拱:

2014年5月25日~2014年8月2日。 5、III级围岩开挖:

2014年8月5日~2015年1月5日。 6、二次衬砌:

2014年5月30日~2015年3月30日。 7、水沟、电缆槽:

2014年8月20日~2015年1月20日。 8、水泥砼路面、防火喷涂:

2014年9月20日~2015年5月29日 4主要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1总体施工方案

隧道施工时采用综合超前地质探测预报系统进行地质探测和预报,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取得围岩状态参数,实行信息化施工。

隧道正洞与横洞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Ⅴ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施工; V级围岩大跨地段采用CD法或CRD法(地质条件困难时)施工。V级围岩及软弱围岩段的施工,坚持“预报超前,治水先行、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速反馈、控变形”的施工原则。

隧道施工均采用无轨运输方式施工。

隧道内供电采用高压电缆进洞,移动式变压配电室随隧道的延伸布臵于避车洞内。螺杆空压机紧跟变压配电室设臵于洞内,为隧道施工提供高压风动力。

隧道各个工区配臵自制凿岩台架钻孔,挖掘机出碴机,15T自卸汽车倒运至弃碴场。

隧道内锚喷支护采用SCE7500型、TK961型湿喷机喷砼。隧道内一般地段砼衬砌采用仰拱铺底先行方法施工,洞身采用自制整体式模板台车浇注衬砌。洞内砼输送采

12

用砼罐车运输,HBT60C型输送泵灌注。

施工通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

因隧道采用人字坡设计,排水采用自然排水方式。

在隧道线路方向外侧边墙设φ200mm排水管道排至洞外的污水池,污水经沉淀处理达标后排放。特殊情况下可增加水泵进行抽排水。

采用TSP203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红外线探水仪、地质雷达、超前钻孔等手段进行综合超前地质探测预报,提前分析地层岩性及含水状况,预测预报隧道施工前方不良地质情况(以上均为委外工作内容)。

4.2开挖支护

4.2.1.隧道进出口洞口段施工

洞口段施工顺序:截水沟施工→抗滑桩、仰坡地表注浆→边、仰坡刷坡、防护→套拱、大管棚→CD法开挖进洞。

隧道进出口在施做前,首先在进出口仰坡线外5~10m施作截水沟,以拦截地表水,避免雨水冲刷洞门造成危害,截水沟用浆砌片石砌筑,后施做洞口抗滑桩(2*1.5m方桩)及地表注浆处理。

抗滑桩达到设计砼强度后对洞口边仰坡按设计进行刷坡,洞口边仰坡施工时,自上而下严格按设计坡度进行刷坡,刷坡面采用光面爆破,严格控制装药量,预防边坡围岩受扰滑塌,边仰坡采用锚、喷、网支护。

进口边仰坡处理完毕后,洞口掌子面开挖留核心土,拉两侧边槽至明暗界面,施做套拱,套拱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施做大管棚。

洞口设臵2米套拱,拱内设5榀18工字钢架,间距为45cm,纵向采用35根Ф150钢管焊接固定钢架,环向间距为40cm。

隧道进出口段通过岩体,全环设臵型钢钢架(带仰拱)间距0.5m一榀,拱墙采用φ127*6mm钢管(内插4φ20超前钢筋)大管棚注浆加固岩体,管棚导管每根长30m,环向间距40cm。为防止拱部局部坍塌,大管棚拱部径向设臵中空注浆锚杆对岩体进行补强。

13

管棚施工完成后,再开挖明洞基底,施做明洞。明洞衬砌完成后,抓紧施工进口洞门的施工,然后按要求施做洞门后与明洞拱顶回填。保证洞口的稳定。隧道进口端明洞段仰拱下采用基底加固,加固宽度为隧道开挖轮廓线,注浆深度为深入基岩1m,小导管间距1.5m×1.5m,钢管采用外径φ42mm,厚4mm的热轧无缝钢管。

4.2.2大管棚施工

洞口浅埋地段拱部采用φ108热轧钢管超前长管棚注浆预支护,环向间距为40cm。初期支护采用型钢钢架加强,长管棚长度30m,导向墙长2米采用C25混凝土,为保证长管棚施工精度,导向墙内设工字钢架,钢架外缘设导向钢管。洞口长管棚布臵示意见下图。

洞口长管棚超前支护示意图

14


大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研组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