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5)

2018-11-26 21:39

8~12m,施工时根据地下水出露情况进行调整。

沿隧道纵向两侧侧沟泄水孔标高处设贯通的Ф116/10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透水管盲沟,该盲沟需与环向盲沟及泄水孔连通,施工时避免堵塞盲沟。

全隧拱墙于初期支护(或施工支护)与二次衬砌(或衬砌)间设EVA防水卷材和无纺土工布,二次衬砌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带,沉降缝设E型止水带,明洞防水是在明洞衬砌背后满铺两层无纺布夹一层EVA防水卷材,明洞顶外露部分拱墙背满涂一层2mm灰色SRW防水膜。

洞口防排水:为截排地表水,洞口采取引排和防渗、防冲淤措施,在洞门顶部设截水沟,以形成完善的防排水系统。截水沟沟设于边仰坡坡顶以外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臵,不小于3‰,以免淤积,在削竹式洞门回填平台后设臵排水沟。洞口雨水经截、排水沟汇入路基自然沟渠中。

洞内水沟:衬砌背后地下水通过环向盲沟汇集到纵向排水盲沟,通过横向排水支管排入中心排水管排出洞外。

4.3.2.仰拱、填充及铺底施工

仰拱、填充或铺底超前施工期间,为保证洞内出碴车辆的通行,在施工地段设自制栈桥桥。栈桥采用工字钢制作,一端支撑在枕木垛上,另一端支撑在已浇筑完的砼上,下面设橡胶垫对砼面进行保护。栈桥移动利用机械牵引,桥下预留满足仰拱、填充及铺底施工需要的空间。

砼浇筑前,对隧底进行清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砼浇筑采用泵送浇注,从前到后一次浇注成型,人工摊铺,振捣器捣固,初凝之前抹平压光。为保证仰拱曲率,采用纵向挂线控制。

铺底砼施工期间,开挖工作面采用台阶法开挖,只施工上台阶,出碴作业停止。到铺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恢复出碴作业。

4.3.3.二次衬砌砼施工

复合式衬砌施作时间以满足下列要求确定:

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减缓并已基本稳定。

20

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位移量的80%~90%。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率小于0.2mm/d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 当支护变形量大,支护能力又难以加强,变形无明显收敛趋势时,在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提前施作二次衬砌。

衬砌台车由工厂设计加工制造,单件最大重量不超过5T,以便于运输和洞内现场拼装。砼在洞外搅拌站集中拌制,6m3罐车运输,HBT60C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器振捣。

砼施工为保证砼具有良好的密实性,耐久性,达到设计要求的抗压、抗拆、抗渗指标,开工前进行砼配合比的选配,按要求添加砼外加剂,确保最优配合比方案。

砼灌注采用两侧对称灌注,保证两侧灌注高差不超过1m,防止侧压及台车移位。混凝土灌注过程防止过捣和漏捣,保证混凝土密实,表面光滑,无蜂窝麻面。砼灌注至拱顶采用挤压式倒退逐一泵送砼,确保拱顶砼密实。

输送泵供砼时保持连续运转,输送管宜直,转弯宜缓,接头严密,泵送前润滑管道。灌注后清理现场,及时检修,保养输送泵和清洗管道,以备下循环使用。砼灌注完成后,及时按规范进行养生。

4.3.4.紧急停车带变断面大跨段衬砌施工

大跨段衬砌施工采用大跨度衬砌台车,其骨架由一般段台车及加宽构件拼装组成,其模板按大跨断面拼制,衬砌台车长度与一般地段衬砌台车长度相同。

横洞采用自制衬砌台架配组合钢模板施工。台架采用I18工字钢,对口支撑采用φ150mm钢管,模板采用加强型3015组合钢模板。

钢架间距1.5m,安装时垂直线路。钢模板与钢架的连接采用U型卡件,模板之间的连接采用穿销和卡件,模板缝之间设止浆胶条。

为固定钢架,防止浇注砼时跑模,下部砼未凝固前上浮力使模板变形、移位,加设木支撑,木支撑一端支顶在钢架上,一端支顶在初期支护上。为防止木支撑顶坏防水板,支撑端部加设橡胶垫。

4.3.4.水沟、电缆槽施工

21

在模筑衬砌完成地段,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先期可进行单侧水沟、电槽缆施工,后期进行单线另侧水沟、电缆槽施工。

沟、槽立模采用专用大块组合模板立模。砼洞外搅拌站提供,砼灌注采用在砼罐车后接长溜槽直接入模的方式,插入式振捣,洒水养生。沟、槽盖板在洞外预制场集中预制,运至洞内后,人工挂线砂浆找平铺设。沟槽盖板采用统一定做的塑料模具进行预制,以保证砼外观及尺寸统一。

沟槽施工时,按设计间距在电缆槽沟底及隧底填充(铺底)顶面位臵向侧沟内预埋PVC泄水孔,并保证流水坡度。

4.4出碴运输

隧道各工区均采用洞内运输采用无轨运输:挖掘机装碴,15T自卸汽车运输,直接弃至弃碴场。

4.5洞内管线布臵

洞内左侧边墙架设动力电缆及照明电缆,高低压电缆上下分开,并悬挂整齐。洞内右侧墙脚铺设Ф150mm高压风管及Ф100mm高压水管。拱腰处悬挂通风管。

洞内管线布臵详见“洞内管线布臵图”。 4.6通风

洞内通风原则:洞内人员最多时,保证每人4m3/min新鲜空气;开挖面放炮,保证在30min内通风完毕。

各工区施工前期均采用压入式通风,在洞口各安设2×110KW轴流通风机一台,采用φ1200mm软风筒将新鲜空气送至工作面。

因大土隧道属低瓦斯隧道,施工通风详见4.8.3\隧道瓦斯、有害气体地段施工方法”中 4.8.3.2.1 通风节。

管道布臵图如下图:

22

通风管

图例:高压电缆动力线路排水管照明线路隧道中线高压水管高压风管正洞洞内管线布臵示意图

轴流风机通风管新鲜风污浊风4.7.隧道施工测量与监控量测 4.7.1.隧道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中,严格遵守公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保证施测精度。 4.7.1.1.隧道洞外控制测量

隧道洞外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在隧道进、出口布设控制网点。施测时将加强和相邻路基段的贯通测量工作。

测量前收集好各种地形资料和测设资料,并布设好洞口控制点,做好埋石、检校好仪器,仪器选用GPS12×LC型,施测时严格按照GPS测量规程操作,收集数据后及时进行处理,并提供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23

4.7.1.2.洞内控制测量

隧道内中线测量采用莱卡TCRA1102全站仪进行精密导线测量,及时进行洞内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连续布设导线基线。

隧道内高程测量采用水准测量。由洞外高程控制点传递,洞内每隔100m设立一对高程控制点,利用导线基线控制点兼作高程控制点,进行往返观测,观测限差和精度符合规定等级的精度。

4.7.2.监控量测

本隧道需开展的量测的项目有:洞内外观察、隧道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地表下沉(隧道洞口、其他浅埋段)。具体内容如下:

隧道围岩变形量测:

通过洞内外观察与洞内变形收敛量测来监控洞室稳定状态和评价隧道变形特征,属必测项目,包括净空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4.7.2.1.周边位移量测(净空水平收敛量测)

使用仪器:采用TCRA1102无尺监测系统,可达到及时埋点立即观测的要求。 测试断面及测点埋设:

每10~50米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测点。

测点在复喷砼终凝后一小时内尽快埋设,保证及时收集初始数据。

方法:TCRA1102无尺监测系统自带计算软件并可输入比较值进行评估。对测点

24


大土隧道专项施工方案(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初中生物教研组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