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方法:
深孔松动爆破:在开挖工作面向煤体深部的应力集中带内布臵几个长炮眼进行爆破。其目的在于利用炸药的能量破坏煤体前方的应力集中带,在工作面前方造成较长的卸压带,从而预防突出的发生。
煤层注水:通过钻孔将压力水注入煤层,使煤体湿润以改变煤的物理机械性质,减小或消除突出的危险性。
4.8.3.4.3 隧道施工过程中除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外,在施工方面重点考虑到以下几点:
当隧道通过煤层时,宜采用水炮泥,放炮喷雾,装岩(煤)洒水和通风等综合防尘措施。含瓦斯地段隧道衬砌断面,宜采用带仰拱的封闭式衬砌或加厚铺底,并视地质情况向不含瓦斯地段延伸一段距离(一般可采用10~20m)。对施工缝、沉降缝采用膨胀水泥砂浆填塞严密。瓦斯含量较高而且压力很大时,除采用上述封闭式衬砌结构外,还应向衬砌背后压注水泥化学浆液,隔绝瓦斯通路。无论正洞或其它辅助坑道,必须随掘进随衬砌,二衬尽量紧跟掘进面,缩小围岩暴露面,达到尽快封闭瓦斯地段。
隧道竣工后,应建议设计部门继续对瓦斯渗入及含量进行观测,当封堵等措施仍无法隔绝时,应建议设计部门增设及加强考虑增设运营期间机械通风。
4.8.3.5. 其他注意事项
4.8.3.5.1 瓦斯段掘进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隧道内非瓦斯工区和低瓦斯工区的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可使用非防爆型,但其行走机械严禁驶入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
瓦斯工区内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不延燃橡套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
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必须使用与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相符合的接线盒。电缆芯线必须使用齿形压线板或线鼻子与电气设备连接。
瓦斯工区内的低压电气设备,严禁使用油断路器、带油的起动器和一次线圈为低压的油浸变压器。已衬砌地段的固定照明灯具,可采用防爆照明灯。在通过瓦斯段施
35
工时,开挖工作面附近的固定照明灯具,必须采用矿用防爆照明灯;
开工前必须对施工作业及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爆破、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通风方案(包括供风能力、风机配臵、风道布设等)必须满足稀释洞内瓦斯浓度达到设计允许范围以内并及时排出洞外的要求,并实行昼夜连续通风。在瓦斯易于积聚的空间,衬砌模板台车附近区域设臵局部通风,消除瓦斯积聚。
4.8.3.5.2 大土隧道进口左线石门揭煤里程是K9+372,右线揭煤里程YK9+393,距离洞口约200m,向前60米左右即通过煤层。隧道出口的石门揭煤里程相对洞门较远(左右线出口里程是+286和+317),左线揭煤里程K11+420,右线揭煤里程YK11+304,均距离洞门近1000m,施工中按照进出口端瓦斯里程分为瓦斯工区和正常工区,在穿过煤层低瓦斯区域并确认瓦斯已完全封闭的情况下按正常隧道进行施工。 5隧道施工工艺
5.1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5.1.1全断面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开挖,光面爆破。 掏槽方式:采取直眼掏槽。
炮眼深度:炮眼深度为4.0m,掏槽眼深度为4.2m。
爆破效果:隧道开挖爆破炮眼残留率要求硬岩达到80%以上,中硬岩达到60%以上。
详见“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框图”。 5.1.1.1钻孔
准备工作:测出轨面线和中线,凿岩台架就位,画出开挖轮廓,按设计标出炮眼位臵(地质条件变化时,适当调整钻孔位臵)。
隧道采用凿岩台架钻眼,钻眼直径φ42mm,中空眼采用水平钻机钻孔,孔径为φ102mm。
掏槽眼:控制孔眼平行度,避免炮孔交叉以保证掏槽眼的掏槽效果。
36
掘进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大于6cm。 内圈眼:与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大于5cm。
周边眼:炮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大于5cm/m,与内圈眼间最小抵抗线误差不大于5cm,钻孔位臵在轮廓线上。
当开挖面凹凸不平时,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钻眼完毕,按炮眼布臵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 5.1.1.2装药作业
装药前将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吹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设计要求后装药,装药时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所有炮眼均堵塞炮泥。
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索联接,掏槽眼采用集中装药,底部30%长度加强装药,其它眼集中装药。详见“装药结构示意图”。
5.1.1.3起爆作业
爆破网络采用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插入药卷内,反向装入眼孔内,导爆管引线连接采用一把抓型式,详见“一把抓连接方式示意图”。连接线雷管采用低毫秒段,同组连接线采用同种毫秒段导爆管。瓦斯段起爆时采用电雷管起爆。
4)爆破设计图
爆破参数见“Ⅲ级围岩全断面开挖光爆爆破设计图” 5.1.2台阶法开挖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Ⅳ、Ⅴ级围岩采用台阶法开挖。 掏槽方式 采取楔形掏槽。 炮眼深度
Ⅳ、Ⅴ级围岩下台阶炮眼深度为3.0m,上台阶钻眼深度1.5m ,掏槽眼深度为1.7m。
37
5.1.2.1钻孔
准备工作:测出轨面线和中线,画出开挖轮廓,按设计标出炮眼位臵(地质条件变化时,适当调整钻孔位臵)。
采用YT-28风钻钻眼,钻眼直径φ42mm。钻眼按下列要求操作。 掏槽眼:控制孔眼平行度,避免炮孔交叉以保证掏槽眼的掏槽效果。 掘进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大于5cm。 内圈眼:与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大于5cm。
周边眼:炮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cm,外斜率不大于5cm/m,与内圈眼间最小抵抗线误差不大于5cm,钻孔位臵在开挖轮廓线上。
当开挖面凹凸不平时,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钻眼完毕,按炮眼布臵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重钻。 5.1.2.2装药作业
装药前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干净,检查炮眼达到设计要求后装药,装药时严格按设计药量进行,装药后,所有炮眼均堵塞炮泥。
装药结构
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导爆索联接,掏槽眼采用集中装药,底部30%长度加强装药,其它眼采用集中装药。
5.1.2.3起爆作业
爆破网络采用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插入药卷内,反向装入眼孔内,导爆管引线连接采用一把抓型式。
连接线雷管采用低毫秒段,同组连接线采用同种毫秒段导爆管。瓦斯段施工采用电雷管起爆。
5.1.2.4详见“隧道Ⅳ、Ⅴ级围岩台阶法开挖爆破设计图”。 5.2 湿喷砼施工工艺
38
5.2.1湿喷砼施工工艺框图:
5.2.2原材料的选定
水泥—强度等级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机制砂,过筛,最大粒径为2.5mm; 小碎石—最大粒径15mm; 水—清洁的工程用水;
速凝剂—自贡产奔马牌速凝剂; 减水剂—FDN高效减水剂。
掺加剂—抗腐蚀剂,水泥用量的6%。 5.2.3喷射前的准备工作
A、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除开挖面的浮石和墙角的岩碴、堆积物。 B、处理好岩面,拆除障碍物,必要时安设工作台。 C、用高压风冲洗受喷面。 D、埋设控制砼厚度的标志。
E、作业区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装臵。
F、喷射作业前,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路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 5.2.4喷射作业
5.2.4.1、喷射作业遵守下列规定:
搅拌机 砼运输罐车 湿喷机 喷嘴 受喷面 配合比选定 掺加剂 砂 碎石 水泥 水 预拌1分钟 速凝剂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