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项目实际综合投资效果。它有静态和动态投资回收期两种计算方法。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和使用效果,评价时以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为宜。
实际动态投资回收期PRt是以项目各年净收益现值之总和,来计算回收实际投资总额所需要的时间。按项目单位现金流量表计算如下:
说明:式中PRt—为实际动态投资回收期;iR——为项目实际折现率;RCI—为实际现金流入量;RCO—为实际现金流出量;(RCI—RCO)t—为第t年的实际净现金流量;∑—代表汇总符号。 2、支农支出指标。
支农支出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的财政扶贫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中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支出中的农业基建支出等。支农支出指标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每类又分若干指标。
说明:当农业保护水平>0时,反映了财政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得到了有效保护。 项目实施后农业规模扩大净额
(16)减少水土流失面积 = 完成植树造林后年水土流失面积-植树造林前年水土流失面积 (17)森林覆盖面积提高(百分点) = 完成植树造林后森林覆盖率-植树造林前森林覆盖率
(18)木材蓄积量增加(万立方米) = 完成植树造林后木材蓄积量-植树造林前木材蓄积量
(19)绝对贫困人口减少进度。反映各贫困人口地区在评价年度内减少绝对贫困人口的进度情况。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计算各地区评价年度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比例。
其次,对各地区评价年度内绝对贫困人口减少比例按降序排列,并以每五地区为一组,对序列进行分组,同时赋予相应指标值。因灾出现返贫因素根据统计部门统计情况予以剔除。
(20)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进度。反映各贫困人口地区在评价年度内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的进度情况。计算方法如下: 首先,以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计算各地区评价年度减少低收入贫困人口比例。
其次,对各地区评价年度内低收入贫困人口减少比例按降序排列,并以每五地区为一组,对序列进行分组,同时赋予相应指标值。因灾出现返贫因素根据统计部门统计情况予以剔除。 3、教育支出指标。
教育支出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教育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类又包括若干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