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会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程设计
第二步,根据“收益计算单”中的相关公式分别得出收益,从表中可以看出A、B产品A产品收益更好。如图2-7所示。
图2-7 收益计算单
第三步,“产品决策”得出结果,如图2-8所示。
图2-8 产品决策
6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程设计
第四步,第三步将结果返回给“产品决策结果”,如图2-9所示。
图2-9 返回结果
其手动计算过程如下:如果生产A产品,可以生产30000件,边际贡献总额为=30000×(20-16)=120000(元)
如果生产B产品,可以生产10000件,边际贡献总额为=10000×(30-21)=90000(元) 故应该生产A产品。
经过验证,说明该模块设计正确,能够满足本公司利用excel在产品生产对象决策中的应用的要求。所以,公司决定采用这个模板来计算生产何种产品。
2.2 excel在半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决策中的应用
因为半成品是企业连续生产的中间产品,所以有的既可以直接出售,也可以对其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当然,完工产品的售价要比半成品售价高些,但继续加工要追加变动成本,有时还可能追加固定成本。因为对于这类问题的决策,需视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是否超过进一步加工过程中追加的成本而定,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继续加工方案较优;反之,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则应选择直接出售半成品的方案,所以在做决策时要考虑相关收入、相关成本问题,注意沉没成本不属于相关成本,相关成本多指所追加的工资、变动成本、专属成本等。
2.2.1 设计思路
因为腾跃有限公司在企业进行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的过程,所以实质是选择最大收益方案的过程,最大收益是指在各个备选方案中的收入、成本的比较中产生的,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方案的收入成本差进行损益最优方案
7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程设计
选择比较容易。对于联产品同样适用,联产品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分离前后收益的比较。如图2-10所示。
图2-10 联产品
因为决策使用者是最终决策者,所以建立的第一个工作簿就是“产品决策结果”,其结果必须由后面的计算过程来返回,所以就要设置产品资料录入单,其主要为收益计算单提供数据计算来源,最后一张工作簿就是决策的依据,并将决策结果返回给第一张“产品决策结果”工作簿。其设计思路如图2-11所示。
产品资料 3提供数据 2要有数据 产品决策结果 1寻找依据 决策过程 收益计算单 4提供判断依据 5返回结果 图2-11 设计思路
2.2.2 设计过程
建立excel在产品生产对象决策中的应用模板。因为此模版主要给最终决策者使用,所以第一个工作簿是“决策结果”,根据设计思路,后面的三个工作簿分别是“产品资料”、“收益计算单”,“决策过程”。
第一步,新建工作簿。新建一个Excel工作簿,并命名为“产品决策结果”,界面正
8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程设计
中就是显眼的决策结果。如图2-12所示。
图2-12 新建工作簿
第二步,编制“产品资料”。打开产品资料,在各单元格中输入相关内容。如图2-13所示。
图2-13 产品资料
第三步,编制“收益计算单”。 打开“收益计算单”,在各单元格里面输入相关内容并设置格式,定义公式,如H5= =产品资料!G5*产品资料!G7。如图2-14所示。
图2-14 收益计算单
9
武汉理工大学《会计软件应用实验》课程设计
第四步,编制“决策过程”。打开“决策过程”,根据收益差为决策依据,取值定义I6=决策过程!I6,决策定义I9= =IF(收益计算单!H12>0,进一步加工够出售收益计算单!H12=0,立即出售,定义I10= =IF(收益计算单!J12>0,进一步加工够出售收益计算单!J12=0,立即出售,如图2-15所示。
图2-15 决策过程
第五步,最后定义决策结果,最终结果是返回工作簿4“产品决策”的I10结果,如图2-16所示。
图2-16 决策结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