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学案 ? 学科:语文 博观约取 ? 厚积薄发
《伤仲永》 【复习目标】 1、疏通文意,掌握常见文言现象、重点词语。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难点】: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理解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一、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 )。《伤仲永》作者( ),字( ),号( ),朝代( ),文学家,政治家。 2、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父异焉 4、邑人奇之 ....5、宾客其父 6、利其然 7、环谒 8、得为众人 ......9、通悟 10、贤于材人 ...三.一词多义 1、为 自为其名 ( ) 卒之为众人( ) 2、于 于舅家见之 ( ) 贤于材人 (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环谒于邑人( ) 3、然 泯然众人( ) 利其然( ) 4、闻 余闻之也久( ) 不能称前时之闻( ) 5、其 其诗以养父母( ) 并自为其名( )稍稍宾客其父( ) 6、之 余闻之也久( )不能称前时之闻( )卒之为众人(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四、思考回答 1、用原文回答:(1)父亲不使学的原因: 学科导学案 ? 学科:语文 博观约取 ? 厚积薄发 (2)作者认为导致仲永\泯然众人\的句子: 2、你认为仲永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仲永\泯然众人\的责任在谁? 【反思】 学科导学案 ? 学科:语文 博观约取 ? 厚积薄发 《口技》 【复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翻译并理解文中句子。 3、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艺术创造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难点:学习准确地运用表示时间的词语 一、文学常识 《口技》作者( ),字( ),( )朝人,本文选自( ),是清代( )编写的笔记小说. 二、知识点梳理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有善口技者 2、会宾客大宴 3、妇抚儿乳 ...4.意少舒 5、不能名其一处 6、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曳屋许许声 8、侧目 9、虽人有百手 ......10、众妙毕备 11、少顷 ...(二)一词多义 1、绝 以为妙绝( ) 群响毕绝( ) 2、妙 众妙毕备( ) 以为妙绝 ( ) 3、指 手有百指( ) 指其一端(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四、理解内容,回答问题 1、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2、文中两次把极简单的道具交代的清清楚楚,这对文章的结构和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何作用? 【反思】 学科导学案 ? 学科:语文 博观约取 ? 厚积薄发 《孙权劝学》 【复习目标】 1、 背诵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 2、 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用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法 3、 思考吕蒙前后变化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疏通课文,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学习课文详略安排得当的写法 一、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 选自( )是( )主持编写的一部( )体通史,记载了从( )到( )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字( ),( )时期( )家,( )家.孙权,字( )三国时( )国创建者. 二、重点字词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当涂掌事 2、 涉猎 3、见往事 ......4 、乃始就学 5 、非复吴下阿蒙 6 、才略 .....7 、即更刮目相待 8 博士 ......(二)一词多义 1、当 当涂( ) 但当涉猎 ( ) 2、以 蒙辞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 3、见 见往事耳 ( ) 见事之晚乎 ( ) 4、就 蒙乃使就学(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四、思考回答 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2、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本文与《伤仲永》在道理的揭示上有何相同之处?写法上又有何不同? 【反思】 学科导学案 ? 学科:语文 博观约取 ? 厚积薄发 《木兰诗》 【复习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难点】 重点:重要文言词语的积累。 难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一、文学常识。 1.<<木兰诗>>选自( )编的( )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何所忆 2、军书十二卷 3、朔气 .....4、策勋十二转 5、百千强 6、出郭 ....7、傍地走 8、帖花黄 ....三、思考回答 1、用原文回答 (1)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 (2)路远军情紧急的句子: (3)木兰不贪图富贵名利: (4)木兰重回闺阁,还我女儿装: 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用一个成语概括,解释。 3.简要分析木兰形象。 4.列举几个巾帼女杰。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