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吐字要清晰,节奏要适中,句子尽可能短一些。 ② 善于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眼神是最能揭示一个人内心秘密的洞察点。在人际交往中,眼神往往能最直接地把内心情绪传达出来,并把人的深层心理通过目光的微妙变化反映出来。眼神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在社会交际中,恰到的眼神应当是:友善尊敬、清澈坦荡、真诚热情、炯炯有神。
运用眼神也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恰到好处地运用眼神,一是要注意视线接触的角度,即目光的方向。交往时,最好将目光落在对方眼以下,颈部以上区域,目光放虚一些,不要聚焦于对方脸上的某个部位,让眼睛的余光看到对方的眼睛即可。一般来说,俯视表示爱护、宽容,正视表现理性、平等,仰视表示尊敬、期待;不应东张西望,东瞟西看,否则让人觉得你心不在焉;不应居高临下地侧面视或斜视,否则让人产生被瞧不起而受辱的感觉。
二是要把握视线接触的长度,即目光停留的时间。交谈时,视线接触对方脸部的时间应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0%——60%,超过这一平均值者,可以认为对谈话者本人很感兴趣;低于此平均值者,可以认为对谈话内容都不怎么感兴趣。
谈话时若对方为一般关系的同性,应不时与对方目光对视,以示对其的尊重;若对方为关系亲密的同性朋友,则可较多地注视对方,以拉近心理距离;若对方是异性,双目连续对视不宜
超过10秒钟,目不转睛地长时间地注视是失礼的。 三是要善用目光的变化。要根据不同语境,灵活使用目光来表达自己内在的感情。如在交际场合演讲时不时地用目光与不同角度的听众进行沟通,时而用扫视全场的环视法,时而用凝视一方的点视法;讲到兴奋时,让眼神发出兴奋的光茫,讲到哀伤时,眼睛低重,让眼睛呆滞一会儿,等等。
③ 充分发挥微笑在表情表现中的魅力。微笑是社交场合中最富有吸引力、最有价值的面部表情。微笑表现着人际关系中友善、诚信、谦虚、和蔼、融洽等最为美好的感情因素,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能使人相悦、相亲、相近。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礼貌的表示,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与人初次见面,给对方一个亲切的微笑,可消除对方的拘束感;与朋友见面打个招呼,点头微笑,显得和谐、融洽。微笑是人际交往的万能通行证,“如果没有微笑,生活就会黯淡无光。”
微笑是由丰富而有力度的内涵酿成的。充分发挥微笑在表情表现中的魅力,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掌握微笑的基本技能,即微笑时面部肌肉放松,嘴角微翘,轻笑,笑时不露齿,尤其避免露出牙龈,并避免牵运鼻子。练习时,要使以颊肌肉用力向上抬,口念“一”音(普通话),用力抬高口角两端,但要注意下唇不要用力过大。
二是掌握微笑的基本要领,即必须要发自内心,渗透感情,自
然流露,切不可强作笑颜,曲意奉承。心笑,才能使微笑自然而然地益于言表。 (3) 手势简洁明确
手势是在社交中使用得最多也最灵活方便的行为语言,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表现力。手势运用要规范适度,简洁明确,自然亲切,其基本要求是:手指伸直并拢,手与前臂成一条直线,肘关节自然弯曲,掌心向斜上方;手势的上界不要超过对方的视线,手势下界不要低于胸区;手势的左右,摆动时的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欲上先下;使用手势动作宜亲切自然,手势的曲线宜软不宜硬,动作表现要慢,切忌快猛;注意不能掌心向下,不能攥紧拳头,也不能用手指点。